朱允熥心中暗道,四叔果然经验丰富,一眼就看出端倪。
没错,在寻常人眼中,特别是上过战场,精通火器之人,不理解短铳是正常的。
按照以往的经验,首先火铳需要一个长柄,因为这玩意就是个小型的火炮,用手举着发射,钢筋铁骨也扛不住!
至于装药量,自然是装的越多,威力越大。
引线就更不用说了,历史上的火铳先发展到火绳枪,然后才出现燧发枪。
再看看朱允熥手里这个小玩意,没有铳柄,没有火绳,口径也小的离谱,这玩意也能叫火铳?
说破了大天,至多算个炮仗,不同之处,就是用精钢打造的炮仗,还没引线。
朱允熥并不想过多解释,只是说道:“侄儿敢来赴会,底气就在这柄短铳,如果四叔不顾叔侄之情,定要拼个你死我活,休怪侄儿手下无情!”
孙虎和李闻香立刻抽出刀来,对面的郑亨和纪纲也亮出刀。
朱棣来之前已经做了万全的考虑,只要朱允熥没有提前设伏,双方以三对三,自己稳赢。
可是,看到朱允熥手中的短铳,心中不禁犯起嘀咕。
这玩意真的能伤人?
如果不是,为何朱允熥那小子有恃无恐?
他娘的,不会是虚张声势,来诈我的吧……
朱允熥挥了挥手,示意孙虎和李闻香暂且退下。
“刚刚四叔已经说了自己的诉求,要不要听一听侄儿怎么想的?”
朱棣脸色阴晴不定,随后也摆了摆手,示意郑亨和纪纲后退。
“你倒说说,你的诉求是什么?”
朱允熥点点头,然后说道:“这天下是太祖爷爷打下来的,当然了,四叔平定漠北,也有一定的功绩,这一点毋庸置疑,侄儿由衷钦佩。”
“皇兄要削藩,四叔要自保,谁对谁错根本说不清,或者说,你们双方站在自己立场,都是对的,侄儿并不想过多评价。”
“如今大明朝是侄儿监国,四叔说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人是奸佞,要清君侧,侄儿把人给你绑着送了过去。”
“如今清君侧也清了,四叔再不撤兵,连奉天靖难的幌子都没了,难道不怕天下人唾骂?不怕在后世留个反贼之名?”
朱棣当即怒道:“你当我愿意造反?还不是朱允炆那小兔崽子逼的!”
朱允熥神色黯淡,说道:“皇兄已经殡天,现在的侄儿当家,侄儿保证不会削藩。如果四叔同意撤兵回北平,前面的帐一笔勾销,如何?”
“你说的话算吗?”
“侄儿乃监国吴王,说话自然算数!”
“你说不削藩?”
“说了不削,就是不削!”
“我怎么信你?”
“侄儿可以立下字据!”
朱棣冷笑道:“等我回了北平,你养足精神,集结兵马,然后翻脸不认人,我能怎么办?”
“四叔怎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侄儿带着诚意而来,并非求和,而是规劝四叔,见好就收。若真的打起来,侄儿绝不会心慈手软,只是担心战乱一起,苦了我大明的百姓。”
“没看出来,你还是个爱民如子的仁君!”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君王不体恤黎民,黎民就会揭竿而起,将君王推翻,自古如此。”
朱棣暗暗盘算,这家伙说话看似软弱,实则处处透着强硬,而且滴水不漏,哪里像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想到这里,他心中的念头更甚。
此子太可怕了,必须除掉!
如果让朱允熥安然回京,接下来的仗就不好打了!
“大侄子,你很优秀,比你爹厉害!”
“承蒙四叔夸赞,侄儿不敢当!”
“不,你当得起!”
朱棣缓缓站起身,说道:“你比你爹多了几分阴险和狠辣,可惜的很,今日无论如何留你不得!”
话音未落,身后的郑亨和纪纲已经冲上来。
孙虎赶忙迎上,大喊道:“殿下小心!”
砰!
你奉天靖难,我开局造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