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晓侃侃道:“罗大人已经在台湾开辟一块抗清基地,当日清兵围南京,大人苦谏陛下弃城随他走,但是陛下不允,这才独自去了台湾。他也是想给大明留下一点火种而已。”
陈明遇听后点点头,虽然罗虎是独自走了,但在那种时刻,保存力量以图未来也是说得过去的。
“我已经把江阴的情况告知我家大人,您可登上月余,就可等到我平辽军的舰队渡海而来。”韩晓继续说道。
“好,我相信你,只是暂时要把你看管起来,对不住了。”
……
韩晓的话陈明遇只能信一半,除非罗虎的舰队真的来到江阴助战。
这边陈明遇忙着肃清内奸,那边的清常州知府宗灏当然也不可能闲着。他派兵想偷袭江阴,但是军队在秦望山遭到了陈明遇的阻击,损失惨重。
宗灏开始认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便一面紧急向南京的豫亲王多铎求援,一面又派出数千名郡兵,水陆并进,企图把江阴义军消灭在萌芽状态。
陈明遇闻讯派北门义军的首领季世美领兵前去迎击。季世美将其手下壮勇组成冲锋营,出西门一路向西急行军二十多里后赶到了申港,此时已是中午时分。
众人本打算停下造饭,没想到突然有探子来报,说清军走的另一条道,现在已经到了他们的东面!
季世美惊出了一身冷汗,饭当然是来不及吃了,他也必须马上回军!就这样,义军空着肚子又狂奔了五六里,终于在虞门赶上了敌军。
季世美这才发现,这回他遇到的是清军的精锐骑兵,而且人数远比自己手下多得多!但这个时候已经不允许他不可能再考虑什么了,他只感觉热血上涌,随即大吼一声,一马当先冲进敌阵。其余义军也紧紧跟了上去。
而这些义军虽然勇气可嘉,却毕竟没有任何战斗经验,加之赶了大半天的路早已又饿又累,体力不支,遇上人数占优且擅长野战的清军骑兵,就如小舢板遇上巡洋舰——实在是很难有胜算的。
战斗很快就结束了。义军冲锋营几乎全军覆没,主将季世美也当场阵亡。
季世美牺牲后,陈明遇开始担心起来,城中缺乏专业的军事指挥人才,义军中虽然有大批热血男儿,但这些人毕竟都没有军事经验,不懂用兵之道,用来冲锋陷阵绰绰有余,要统帅全军则难以胜任。
谁才能担当这样的重任呢?他想到了一个人——前任江阴典史阎应元。
阎应元,字丽亨,直隶通州人,此人武秀才出身,不仅善于骑射,而且精通兵法,是个罕见的将才。
尽管阎应元水平很高,名声很好,但因为背后没人,他在官场上走得很不顺,连续多年一直在典史任上原地踏步,本年三月才被平级调到广东英德县任主簿。因其母生病,他尚未赴任,此时正寄居在江阴城东二十里外的砂山山麓
陈明遇打算邀请阎应元出山,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守备顾元泌。
不料顾元泌道:“此人若真有大才也不至于这么多年来只当个小吏,而且他正在家中奉养母亲,我们去打扰也不好。”
顾元泌的一席话让陈明遇很无语,英雄不问出身,但他顾元泌显然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人。
因为顾元泌的反对,陈明遇一筹莫展之际,这时徽商程璧推荐了一个人才——他的老乡邵康公。此人武艺高强,据说一人能敌四五十个。陈明遇虽然对邵康公并不了解,但此时也只能病急乱投医了,便和顾元泌等人一起拜邵康公为城内主将。
同时他又任用举人夏维新、秀才章经世、王华负责粮饷,曾担任过中书舍人的戚勋、贡生黄毓琪、秀才许用等二十余人为参谋。县学训导冯厚敦虽然不习武事,但抗清意志坚决,深受士民爱戴,陈明遇对他非常敬重,视为左右手。旧都司周瑞龙此时正率数百水军屯驻在北门外的黄田港,也表态愿意协助义军守城,互为犄角,陈明遇对此当然求之不得,便派夏维新等人给他赠送粮饷。
我没被费珍娥杀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