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句话说,大唐的王爵多不多,全看皇帝能不能生。
而玄武门之变后的李渊只有生孩子这一件事做了,事实证明,他也的确很投入,以二十二个儿子独领风骚。相比之下,李世民的十四个就有点相形见绌了。
不止是宗室,因为终于攻灭了高丽,献俘仪式还正逢年底,往年年底本就常会有各州刺史回京述职,顺便走一走关系,今年情况特殊,刺史们能来的几乎全来了。
还有来自大唐各方藩属国的使者,东有新罗倭国,西有吐蕃及西域诸国。
今年的长安热闹极了,好多人啊。
当初李世民在李承乾和李泰两人狗脑子都要打出来的时候最终选择了李治成为太子,除了因为李治是长孙皇后之子这个决定性的原因之外,还有一点,那便是他看重了李治的性情——至少李治当权之后,李承乾和李泰都能得到善终。
有一说一,虽然二凤没看出来李治会勾搭上小妈,但在这一点上却没看错。
李承乾虽然早死,但他的孙子还在玄宗朝当上了宰相,李泰在高宗永徽年间病死,子孙也都活得好好的。
但李治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娶了小妈而心虚,还是本性使然,对宗室诸王好是好,但好到了近乎包庇的程度就有问题了。
大唐吸取了两汉魏晋南北朝时对付宗室的经验,素有以诸王担任州刺史的传统,声名恶劣如江、滕、蒋、虢四王,官员宁愿被流放到岭南,都不愿去当这几个藩王的属官。
但四人仍能得拜刺史,治一州之地。
甚至于李治明知道滕、蒋两王在任上贪黩,却也只在赏赐诸王彩缎的时候无关痛痒地下书讽刺——“滕叔、蒋弟不须赐,给麻二车,助为钱缗。”
妄图“以愧其心”。
可这两王但凡是一个人,也不至于干起事来不是人。
能有用才怪。
不过这两王到底不受李治待见,担任刺史的地方稍远了些,此时都不在长安,四王只来了江、虢两位。
十二月底,李弘正式在芙蓉园宴请诸王等宗室。
能到场的宗室诸王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李弘的长辈。
其他郡王暂且不论,诸王李弘还是需要亲自迎接的。
刚刚迎接完联袂而来的越王李贞和纪王李慎,没等李弘歇歇脚,身边的内侍张安就告诉他,江王马上就到。
李弘立刻赶去芙蓉园的门口迎接。
刚喘匀了气,李弘就看到一辆装饰华贵的宽大马车朝这边驶来。
看随行的护卫规模,肯定就是江王李元祥的车驾了。
而车驾中人显眼已经知道了李弘出门迎接的消息,隔了一段距离就停了车。
然后,李弘就看见一个大肉球从车里滚了出来。
不等李弘拜见,已经“滚”到地上的李元祥便开口道:“经年未见,太子殿下风采依旧!”
李弘回道:“都是一家人,叔翁唤弘五郎便可……经年未见,叔翁亦愈发地胸怀宽广了。”
李元祥哈哈一笑,说道:“劳五郎记挂,甚是惭愧啊!”
“叔翁里面请……”
进芙蓉园时,李弘才注意到,此前诸王来芙蓉园,带在身边的都是长随小厮,唯有李元祥,身边竟带了个婢女。
李元祥也知道这点,他毫不避讳地说道:“五郎可知我身边这婢女来自哪里?”
“莫非是新罗?”李弘下意识地说道。
如今流行在大唐权贵之间的有三宝,新罗婢、昆仑奴、菩萨蛮。
家里没几个都不好意思出门见人。
而李元祥见李弘脱口而出,回答的这么快,立马觉得李弘是同道中人,迫不及待地说道:“五郎说的是,要说这新罗婢啊,的确名不虚传,柔顺得很……五郎若是有意,我那里还有两个新罗婢,没人碰过,晚些我就把她们送到东宫。”
“多谢叔翁,只是大可不必,我对新罗婢不感兴趣。”李弘义正言辞地拒绝道。
他觉得自己真的长大了,到哪里都有人想要诱惑他。
“放心,我懂,我懂……”李元祥胖胖的脸笑成了一朵盛开的包子。
家父唐高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