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唐
超小超大

第十六章 对,这事不能说 (2-2)

带着大黄,姬松来到学堂,此时学子们在两旁的教室里自习,而李纲就在正堂后面那间姬松留下来的休息室里。

姬松推门而入,却看到睡的正香的李纲,姬松不敢惊扰,拉过一旁自己平时休息用的被子,盖到李纲的身上,而他则在书案前开始批改学生的作业。

“啊哦!”不知过了多久,姬松终于批改完,站起来伸了下懒腰。但想到老师还在此处,连忙向后看去,却发现老师正看着他,眼中满是笑意。

其实李纲早就醒了,不过在看到姬松正在给学生们批改作业,也就没有打扰,也许是无聊,就在一旁看起了姬松是如何批改的。

姬松批改作业时,不但将学生的错误明确的指出来,更是将为什么会错,也给学生仔细地分析出来,这样的教学方式让李纲很是惊奇。

特别是在看到姬松咋给学生分析算学上的错误时,他更是从中找到了自己百思得其解的问题,原来就是这样的简单问题,却让自己苦思冥想而不得。

“老师,您什么时候醒的,怎么不叫醒我呢!”姬松连忙说道。

李纲没有说什么,而是拉着姬松的手,让他坐在自己身边,对他说道:“我看你在批改作业时,指明其误缪之处,也帮其分析为什么会这样,那你为什么不直接给出答案呢,这样不是更加方便快捷吗?还能省去自己和学生更多的时间,何乐而不为?”

姬松没有正面去回答这个问他,想了想,说道:“从前有两个兄弟,他们分别拜了不同的人为师。

老大拜了一位特别严肃的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这位老师对学生特别严厉,并且将自己的学问毫不保留的教授给学生。

在学生犯错时,也会毫不留情的指出他的错误,并告诉他错在那里,应该怎么去做。这样多年下来,学生的学业提升的很快。”

“这是位真正的师者。”李纲点头赞道。

姬松没有说什么,只是笑了笑继续说道:“老二也拜了一位老师,但是呢,这位老师,在教学生时,不会直接告诉他答案,而是去启发他,去引导他,直到学生知道为什么会如此,而不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他希望学生们都有自己的见解。

就这样,三年时间里,老大的学问远远超过了老二,但就是这样,老二的老师,还是不疾不徐地教授着学生。

五年后,老大还是遥遥领先;八年后,老大的学业进步没有那么大了,老二也开始慢慢接近老大;十年后,兄弟二人已经相差无几;二十年后,老二的学业已经远超老大,而老大的学问已经开始停滞不前。

多年后,老大成为了附近有名的学者,而老二却在前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创立了新的学派。”

当姬松讲完,李纲此时已经陷入沉思当中,姬松也不打扰,静静地等待着。

姬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伐金覆宋:开局辛弃疾喊我做大哥 连载中
伐金覆宋:开局辛弃疾喊我做大哥
公孙无咎
刘策魂穿乱世,神州陆沉,中原腥膻,完颜构以来赵氏偏安杭州,奴颜卑膝,面目可憎。赵家人坐不住汉家山河,致使金瓯有缺,异族趁凶,天下板荡,生民罹难。放着我来。开局辛弃疾喊我大哥,竖义旗,举义兵,先伐金,再灭宋,重塑炎汉盛世。再以赵氏狗头,祭奠罹难军民。老书《大汉风华从扫平西域开始》已经完本,书荒的朋友可以看看!
4.6万字4个月前
大唐诗画田园 连载中
大唐诗画田园
雕侣
生活过得复杂点无非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生活过得简单些就是一碗饭。 过得苦了,坚持过来就是一首励志诗。 过得甜了,维持下去就是一副人生画。
119.9万字4个月前
大唐:从被贬崖州开始逆袭 连载中
大唐:从被贬崖州开始逆袭
龙牙魅影
穿越成为大唐皇子李泰,因向李世民告密太子谋反的消息而被太子一脉设计贬往崖州。 但对于拥有天神圣书的李泰来说,这不仅不是坏事,还是天大的好事。 两年后,李承乾果然造反。 而此时拥有天神圣书的李泰则是通过天神圣书之内的预言以及圣书内的天神宝库不停的在崖州发展,培养军队,建造城市,发展科技,农业… 直到后来,天下大乱,烽烟四起; 战争不断扩大, 此前一直修养生息的李泰的实力也终于得到曝光! 举世皆惊…
8.1万字4个月前
我不是合格的书院院长 连载中
我不是合格的书院院长
荣耀拾
凝滞时间的金瞳,洞悉法术本源的书页,旧人族的遗留文明,与世隔绝的小岛…… 当叶衍离开小岛,才发现这个世界的恐怖面貌。 天空之中,巨翼遮天;大地之上,异兽咆哮;深海之内,甲胄峥嵘…… 三叶虫、板足鲎、恐鱼、暴龙、巨齿鲨……这些曾主宰地球一个时代的名字都有了全新的称谓:圣族! q群216236717
22.5万字4个月前
我家武将有数据 连载中
我家武将有数据
小脚儿
一觉醒来,南柯发现自己正走在拐卖公主的“康庄大道”上。 等等! 公主头上还有属性面板? 老子还能给人加buff? 二傻子,来我给你加个智谋, 秀儿,来我给你加个魅力, 狗子,蹲好别动,我给你加个武力值! 上,给我狠狠的咬他们! 老作者一枚,已写有600万字历史作品,可放心入坑。
57.8万字4个月前
明十义 连载中
明十义
许乖崖
永乐二十二年八月,朱棣驾崩,新皇上任之际,大理寺书办密室被杀,自此大案频发,当朝权贵纷纷卷入,庙堂动荡。一系列看起来毫不相关的大事件,最终藕合珠连,拼凑出背后一张张草根的面孔,勾陈起十几年前尘封的惊天冤案。。。 明十义,且看大明朝的厨子、番子、道士、和尚、江湖人……等如何在权柄炙烤下斗智斗勇。 新书交流QQ群:783100372
22.7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