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食材本味不错,但在杀猪巷这样满是腥臭的地界,吃这类汆烫的新鲜食材,再好的味道、口感,也会大打折扣。
如果汆烫的这些食材,能配上一碗油泼姜蒜,即便没有油泼,仅是一份调了咸淡的蒜泥,滋味也会大有不同的。
如今的大宋虽说没有辣椒,但能配上些麻椒、胡椒,许多小吃就又是另一番吃口了。
李鄂看杀猪巷,为的也不是抢生意,大致有数,等到开市人多了,他也就带着花荣,拎着一些吃口不错的新鲜食材,回了大弓所。
回到住处,花荣带人起锅烧水,淘洗大米、小米、高粱米,并按照李鄂吩咐,将新鲜猪杂斩碎成小块。
李鄂则是用石臼捣起了每斤价值万钱的胡椒。
一斤胡椒的官价十贯钱左右,按省陌算,每斤胡椒七八千钱,这就算是最贵的调料了。
胡椒也算是大宋朝廷的盘剥工具之一,李鄂的胡椒,是从蔡府的小衙内处要来的。
按照蔡衙内的说辞,胡椒在柯枝国装船的价格是五两花银四百斤,每斤折钱十几文的样子。
转回国内,就是近千倍的涨幅了,如今这大宋,贵重香料也是官营。
仅此一项,就可知大宋财税之富足。
在李鄂看来,一船胡椒装的不用太多,一万斤就好,有个一百船,就足以养活整个大宋禁军了。
因为吃不上饭,让禁军战力,有近于无,这就跟荒唐的道君皇帝无关了,这跟那些个十恶不赦的文人有关。
重文抑武削弱至此,无论是对道君皇帝,还是跟他共天下的文人士大夫而言,靖康,真的一点也不冤枉。
冤枉的只有那一路死于道旁的无数百姓儿女。
如今靖康还远,有些事对李鄂而言反不如眼前美食重要。
以粥做底的胡辣猪杂,做起来简单异常,一把青盐,一撮胡椒。
李鄂细算了一下,即便按每斤万钱来算,足以供应大弓所内几十人吃饱的猪杂粥,所用花椒也不过价值三四百钱。
均到每碗猪杂粥,两三文钱,就算很多了。
再算一下猪杂、粟米的价格,一碗猪杂五文钱的成本,也差不多够了。
“二哥,这是放了甚么佐料?
若是杀猪巷的汆烫猪杂,能放上这等佐料,我能吃一头猪的下水……”
尝了一口二哥李鄂煮的白米猪杂粥,花荣双眼一亮。
也没见二哥多放什么佐料,无非一把盐、一把粗胡椒粉而已,但这味道,可就天差地远了……
大宋头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