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圣宗这种名号,前朝只有个辽圣宗,“无所不通”这样的含义大行先皇也不适合。“於穆清庙,肃雍显相”这样威严、礼仪宏大的肃宗字样,总缺郊祀、朝会的大行先皇不合适,汉肃宗、晋肃宗、唐肃宗有例在先,不符合现在想夸一夸大行先皇的宗旨。
哲宗倒是也与新法有关……目前先例里就是宋哲宗,宋神宗之子。幼年即位时先是文彦博复出废了新法,但他亲政之后改元绍圣又追谥王安石为文,允其配享神宗庙廷重新开始新法。
而哲字在谥法里的含义:知人曰哲;明知渊深曰哲;官人应实曰哲;明知周通曰哲;识微虑终曰哲;知能辨物曰哲。
朱常洛被他们辩得晕晕乎乎的,又延伸到什么尧之四德四运,还与仁义礼智等含义牵连起来,说哲有智的含义。
又说什么英是指夏商周三代之英,而哲是指什么尧、舜、成汤、周文王周武王代表的知人则哲、濬哲文明、经德秉哲、世有哲王,因此哲宗约等于英宗。
朱常洛脑海之中浮现出了奉先殿里英宗朱祁镇的身影,看了看众人摆了摆手:“别争来争去了。既然熙宁变法是经了波折,绵延到宋哲宗时,父皇最终也有了明悟,那就定了哲字吧。父皇知太岳公是哲,知朕亦是哲。识微虑终,也合了父皇晚年。”
现在,朱常洛倒更愿意强调一下宋哲宗自己想继承宋神宗遗志继续变法的含义,而宋哲宗也是英年早逝的。
万历朝的前十年与朱翊钧本人又有多大关系呢?张居正掌权时他都没有亲政。
朱翊钧真正为帝的时间,一开始倒是新法反扑。只不过朱常洛现在把自己继位后重新开始新政的“功劳”,也安在他知人“禅”任,识微虑终上。
先皇最终发现,还是该变法的。
只是不幸,晚了些。
而之前柱国方倾,朝中有坏人,群情汹汹,先皇花了十几年也不好掌稳皇权罢了。
他一生之功,就用这个知人之“哲”去总结吧。一开始没有去阻拦张居正分毫,最后临危立断直接禅位。一辈子能做出这两个正确决定就够了,中间的是是非非,都靠申时行他们接下来去解释,去讲故事。
无非说清楚坏人是哪些,先皇迟迟不定国本到底是为什么。
朱常洛不是很在意定什么庙号,只在意用这庙号去引导什么样的风向。
总之,张居正是正确的。
他泰昌帝的登场和今后的决断,也是正确的。
哲宗择名臣,择圣主!
……
有了谥号庙号,葬礼得以继续更顺利地举行。
初终、小殓、大殓、成服、吊奠赙、择地告祭后土、发引、葬入陵、虞、卒哭、祔、小祥、大祥、禫……这有一个漫长过程。
葬礼之后,才是实录编撰、神主牌位升附太庙等后续。
而神主牌位升附太庙,一般是去世两周年之后才进行。
但这则消息已经在往整个大明扩散。
这个时候,奉命进京的诸王还在路上,欣喜不已的叶向高还没出发就要换上丧服和哀容,在外的京营三路大军也化身哀兵继续他们更显肃杀的旅程。
在这样特殊的时间点,因楚藩案而掀起的惊涛骇浪也要让步,却也更方便浙江上下行事。
借着举国服丧的时间里绝大部分人不敢轻举妄动触怒皇帝的大背景,他们全力为自己洗刷。
那些被精准控制着抓入死牢的“谋反”诸族,仿佛是万历皇帝驾崩之后的人殉。
始于新法,也终于新法。
始建于万里十二年的哲宗陵寝历经六年才建成,在它建成将近十五年后,它才迎来它那个在阴间的主人。
许多殉葬器物要放进去,在朱常洛眼中,这些“财富”自然是没必要长埋于地下的。
但这些只是细节,何况总该留些什么,让后人发掘真正的历史。
作为儿子,作为受到信任而被禅让提前继位的皇帝,他带着朱由检和另外三个弟弟亲自护送梓宫到陵寝所在。
被他一同送入朱翊钧陵寝的,还有一个小彩蛋,就看后人会不会发现了。
光宗耀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