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姐松了一口气,笑着说道:“其余贵人,皇帝也一并看一看吧。东西共十二宫,还有十宫尚无安置。盼皇帝早日大婚,子嗣繁茂。皇后既已选定,我们就先回去歇着了,不扰皇帝细看。”
“皇儿恭送母后,让母后见笑了,皇儿确实还想再看看。”朱常洛说得坦荡。
他身后的郭兰芝、范思容和刘依心中如何想不知道,但见到两位太后起身准备离开,也一起跪下恭送。
“恭送慈孝端圣太后娘娘,恭送懿圣太后娘娘。”
皇后和二妃就此选定,淑妃范思容、丽妃刘依立刻便可入居二宫。皇后却是要先暂居元辉殿熟悉大婚礼仪的,而后还得回家大礼迎娶入宫。
太后们笑得意味深长地离开了,一后二妃也先离开了,其余四十七人还是悉数期待着和皇帝的初次见面。
也许皇帝喜欢,立刻便可封个婕妤甚至昭仪呢?
朱常洛却先吩咐了一下田义:“不论内阁和通政使司有什么呈请,这几日都不管。叫成敬都安排好,京师数门,每一粒粮食入城,朕都要知道去处!另外,朕选得贤后与二妃,令礼部具大婚仪、二妃册封仪来闻。父皇挂怀朕大婚事,朕欲表孝心,召京城说书名嘴入宫,朕陪父皇解闷。”
几个吩咐,前面的田义都能理解,但最后一个不太懂。
但他还是领了命去了,朱常洛便安心赏花。
命令先传给成敬,而后是达云。
“西凉伯,都安排好了吧?”
达云顿时抱拳:“必不辱命!”
成敬笑起来:“这几日有热闹瞧了。”
皇后选定的消息传到宫外,皇帝为表孝心,要召说书人进宫给太上皇帝解闷,大家也觉得正常。
只不过不知道是仅仅为太上皇帝说书,还是皇帝要沉湎于与新选定的妃子、贵人们嬉乐。
这自然是一个话题,但京城有一个新的变化,每一个出入城门的人都感受到了。
殿试结束后,等着与地方缺员补任一起授职的新科进士们最闲。
徐光启没有选择先“荣归故里”,居于城郊的他入城时呆呆地看着城门外的关卡和告示。
“……将爷,我这是自家要吃的粮啊。”
“放心,只是官府听闻了缺粮流言,为防有人囤积居奇,这才登记造册、护送入宅,放心。”
说着体贴的话,但神情粗豪冷肃。
京师九门,处处如此。
城中的秦永宁听闻今日变故,忍不住问道:“是顺天府的衙差?”
“不是……听说是新编的勇卫营。”他家掌柜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城中还有奉旨巡城的,咱们也闭店了,若没有粮食光明正大地运过来,那倒真没法开门了,要不然岂非坐实了有粮不卖、意欲抬高粮价?”
“……等下去便是。”
京城粮商们就此与昌明粮行耗住了。
王珣感觉很难耗,忍不住带话让王安禀报到了皇帝面前。
“怕粮食耗完了?”朱常洛只笑了笑,“没事,白粮不是已经快到通州了吗?都给他,宫里又不是要断粮了。”
“……白……白粮?”
“对,白粮。”朱常洛的目光里满是耐人寻味,“白粮发卖的那天,朕倒要看看他们如何取舍。”
“……却说那冰天雪地里,宁远侯端坐高头大马之上……”
说书人这行当里,颇为有名的梅家门当代传人在那里声情并茂。
朱翊钧听着李成梁的故事,也听见了儿子刚才对王安的吩咐。
他的心情十分复杂。
听听说书,确实解闷,儿子陪他听。
但时不时有人来禀报大事,都让朱翊钧心里绷着一根弦。
又是漕粮,又是江南,又是京城粮商闭市抬价……这小子仍旧这么从容?
而说书人也是听到了一些隐秘的,内心瑟瑟发抖。
陛下让咱这等下九流入宫来,似乎不只是为了给太上皇帝解闷啊……
通州码头,历经两个多月,苏松常嘉湖五府的民运白粮船队抵达码头。
光宗耀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