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后来也杀了她。”汉森恶狠狠地说,“她回来后看见我爸的尸体,大惊小怪地想要报警,我只能杀了她。”
齐斯了然地颔首,倒是在一旁听着的董希文目光微凛。一个弑父杀母的人渣,难免让人厌恶。
“1号先生,到你了。”查理说。
“到我了啊。”齐斯回过神来,唇角略微上翘,
(404 not found)
齐斯的语调很平静,好像说的不是杀人过程,而是吃饭喝水之类的小事,再寻常不过,每天都会发生。
一时间,玩家们的呼吸都是一滞,看向他的目光比看汉森的还要忌惮。
如果说汉森的行为还在众人的理解范围之内的话,齐斯则完全符合他们平日里对变态杀人狂的想象。
漠视人命,目标明确,有条不紊地执行,且在讲述时完全是一副满不在乎、引以为荣的态度,言语间的咂摸回味让人疑心他想再杀个人试试。
董希文无声地吐槽了一句“类人群猩闪耀时”,率先冲齐斯开口:“不是哥们,你那时候那么点年纪,有什么过不去的事,为什么要杀他啊?”
齐斯反问:“这个问题重要吗?”
查理说:“1号先生,请如实回答。”
“我想我或许有和你弟弟类似的遭遇,而我活了下来。”齐斯轻描淡写地说道,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董希文,不出意料从后者的眼中看到了理解和伤痛。
接着,他又看向查理:“查理先生,我有一个小问题。判断谁是凶手,只需要结合杀人手法和死者死法就可以了,杀人动机有考虑的必要吗?”
查理僵硬地点头:“很有必要,对剧情发展很重要!”
果然么?
齐斯眯起了眼。
脑海中闪过之前的猜测,他如鬣狗一样咧开古怪的笑容:“对了,当时我其实并没有掌握完美处理尸体的方法,恰巧剧烈运动下我也略感饥饿……”
“那真是一段痛苦的回忆,它们尝起来真的很难吃。”
………………
【注】《禁闭》是法国作家让-保罗·萨特于 1945年创作的戏剧。主要描述了三个死后被投入地狱的罪人——邮政局小职员伊内丝、巴黎贵妇艾丝黛尔、报社编辑加尔森——在地狱密室相遇后,彼此之间设防戒备,相互隐瞒生前劣迹;不仅彼此封闭自己,同时又相互“拷问”他人,每个人无时不在“他人的目光”中存在并受到审视与监督。
无限诡异游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