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绪讲完,众人都点了点头,今天陇右都督区精锐骑兵已经赶赴略阳县,下一步就要支援街亭,这也是姜维驻守上邽,以及接管整个陇右都督区之后采取的策略。
“姜都督,我倒有一个建议。”这时候,游楚沉吟片刻之后又说道:“之前大汉在河西之地抵御匈奴羌胡,曾设置戍田卒、燧卒、驿卒戌边。”
“这些戌边兵卒来源很多,既有因家中贫穷生活无依,接受他人资助而代替他人戍边者,也有本身就是戌卒因为各种原因累年不返回内地州郡者,甚至还有一些归义羌胡。”
“后来因为河西之地戌边压力大增,内地州郡安排戌卒往来耗费巨大,所以汉廷便推行了新的政策,开始为戌卒提供房舍、田地、酱菜、衣物,并允许戌卒携带妻子儿女、兄弟一起前往边境戌守,由此形成了‘邑里相救助,赴胡不避死’的局面,朝廷省却千里转运粮草、强制兵卒戌边的压力,而戌边兵卒也有田产可以养家糊口。”
姜维听了很是激动,之前他一直苦于街亭防御问题,目前把大军驻守在上邽城附近,虽然方便就近获取粮草,但是毕竟距离陇坂还是比较远,若是魏军果真大举进攻,有救援不及的危险。
但是若是采用游楚提供的这种策略,不仅能够进一步扩大陇右诸郡推行授田的力度,还无需付出太多钱财,就在边境打造一支颇有战斗力的部队,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法子。
“哎呀,游明府这条建议,果真是一举多得!”姜维很是激动,一拍几案讲道。
游楚轻笑施礼说道:“其实这也并不是我的首创,孝文皇帝在时,有边境郡守、镇将上书言事,讲守塞吏卒每年都更换一遍,对匈奴、羌胡的情况并不清楚,不利于守卫边塞,所以后来制定出了对迁往边地的移民予以免刑赐爵等优惠政策,这其实就是我刚才提供的建议的来源了。”
梁绪听了也略有所思:“如今大军难以常驻街亭、高平等地,若是有此政策,那天水、汉阳两郡在这第一批授田之后,就可以率先在边境之地推行这种戌边之法,我们所需要提供的,主要就是土地、房舍、衣物或者是耕牛、农具。”
“未来姜都督自可以上书凉州,请求免除这些戌卒的赋税,只需要戌卒之家提供丁壮闲时训练、平时警戒、战时协助我军进攻,如此经过一段时间,戌卒就能够成为久居边地的常住之民,戌卒平时居住地房舍甚至可以作为亭燧坞堡,如此一定可以巩固边防!”
“如此甚好!”姜维听了游楚这等建议,心中大喜。
这法子若是推行开来,在陇右等地的防御必然是会大大改观,当下姜维便又与游楚、梁绪等人细细商议了这新的戌卒征召管理之法,准备在北上街亭的同时,上书凉州汇报此事。
一直过了好几个时辰,姜维才在阳群地催促下离开了略阳县衙署。
姜维和阳群带领亲兵出了门,与游楚、梁绪挥手告别,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衙署,但等离开了衙署,姜维才意识到一个大问题,那就是目前他缺少一个得力之人帮忙把这些良好的思路梳理出来。
游楚、梁绪提的建议很好,但毕竟两人都是陇右都督区下辖的郡守,姜维当然也可以请游楚修书一封上报都督府,而后再由都督府的吏员修改够转呈凉州,但姜维依然还是决定差了点事,他确实需要一个都督府干吏,处置这些事宜,这是他自从去年西进河西之后就一直头疼的事情。
“唉,实在是缺人呐!”姜维感叹一声。
虽然已经给凉州打了好多报告,费从事也已经许诺尽快安排一个可靠之人,协助自己参谋军事民政,但如今这个可靠之人的影子他都没看到。
这时候阳群凑了过来,他大概也知道了姜维的难处,赶紧低声说道:“姜都督,你这是还在忧愁都督府缺一个可靠参谋民政之人?”
姜维回过头来道:“那是当然!”
阳群点点头道:“我半个月前去冀州领取军械,听到小道消息讲咱们陇右都督区的帐下司马大概是确定了,要从益州调人过来。”
“此话当真?!”姜维听了心中大喜,阳群出自魏使君帐下,有不少故旧在冀州任职,还是能打探到不少消息的。
游戏剧透历史:我的队友是孔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