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琬道:“伯松,这次评阅考卷,除了要简拔人才,第二重要的便是要让大汉士子都明白这科举考试之法到底是何法,又有什么要求。”
“如今李仆射亲自安排人来通告相府,在这次评阅试卷之中增加对士子挥毫书法的考察,其用心已经越来越明显了,之前威公就已经提醒,益州劝学从事谯周在主持益州士子考试之时已经提醒汉隶书写答案,所以部分益州士林领袖要提携乡党的情况已经可以确定了。”
“但若是我们生有脓疮,最好的做法是要等脓疮积满了脓液之后将其挤破,逼出脓液,从去年开始益州部分人物其实已经有了联络互动,借着李严之事为其鸣冤,指责相府打压前益州牧刘璋旧部,暗地里议论传播着诸如‘代汉者当涂高’之类的虚妄谶语。”
“对此丞相其实心知肚明,但之所以一直隐忍不发者,是要让这群人主动跳将出来,自绝于天下,从而向天下士人昭示他们明为旧时同僚鸣冤,实则都是为了门户私计,损害大汉克复中原之目标的丑态,正如同要等待脓疮积满脓液,再将其挤破一般。”
蒋琬知道诸葛乔很是聪颖,所以他也与相府其他高级僚属一样,对诸葛乔用心栽培,以为将来大汉柱石。
听了蒋琬的解释,诸葛乔点头称是,那如今要做的,就是等着这脓疮挤破了。
三日后,大汉第一次评阅试卷在成都宫城内万福殿举行。
早晨的阳光洒在了大殿之中,蒋琬、李福作为主持之人在大殿之中巡视,其余考官分为几组在几案之后评阅考卷。
诸葛乔心中对将要发生的事情已经有心理预期了,但是依然还是略有一些紧张。
这次他并没有参与评阅考卷,而是端坐在了一旁几案之后,紧紧盯着大殿之中正在耐心翻阅考卷的士林领袖。
虽然这次有蒋长史与李福领衔主持这次评阅试卷,但大家其实都很清楚,从去年开始大汉开始推行这次新的人才选拔之法,背后的主导与主持人正是诸葛乔。
诸葛乔手掌心有一丝汗,不禁又回想起了建兴六年父亲第一次和他讲在大汉设计推行新的人才选拔之法时候的场景。
在讲具体的事项之前,父亲第一件事讲的就是这件事可能的风险。
在光幕之中,贤人宋白多次强调大姓豪强的存在对大汉的巨大威胁,未来克复中原过程中大汉需要从大姓豪强手中夺取更多的子女土地。
即便是将来天不绝炎汉,果真能一统天下了,依然要处置大姓豪强之事。
大姓豪强文则以家学传承垄断大汉州郡到地方的官吏,武则是部曲丁壮成千上万,丝毫不逊色于州郡兵丁。
此时来看,十多年内大汉还离不开豪强大姓的支持,但必须要从现在开始就要着手采取措施遏止豪强大姓的势力,而其中降低知识传播成本,简拔更多人才补充到大汉朝廷之中,是第一步要做的。
诸葛乔低头看了一眼几案之上摆的竹简,这是本次最后评阅试卷之时各个士子的情况。
竹简虽然制作更加简单,但是更加笨重,尤其是在得到了雕版印刷之法之后,新式白纸与雕版印刷的结合,给大汉印制书籍增添了巨大动力,让更多人能够有书读的目标,也更近了。
但是希望给豪强大姓加以限制,至少在简拔人才之时能够选出更多有才能之人,必定会得罪那些大姓。
而诸葛乔,就是这个在最危急的时候,需要做出牺牲平息大姓反扑的那个人,就如同孝景皇帝之时因为晁错削藩,导致七国之乱,而晁错不得不被杀一样。
削藩没有错,但世间大多数事并不以对错而论,诸葛乔此时已经做好了准备了,如果需要,他会和晁大夫一样,做出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正在这时候,诸葛乔感到有人拍了拍自己的肩膀,他一抬头,是益州治中从事杨仪。
“杨从事……”杨从事之名诸葛乔其实之前就领略过,杨从事治事严谨,有过目不忘之才,当年五丈原之中诸葛乔配合他处置大军粮草供应,诸葛乔也很佩服杨从事条分缕析、调度流畅的才能。
不过杨从事确实也是有些刻薄严肃,诸葛乔对他总有种疏离之感,并不亲切。
游戏剧透历史:我的队友是孔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