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去年年底经过诸葛乔提议,结合姜维去年在冀县分发纸质典籍的做法,大汉在凉州采用了“以书换学”的策略。
通过向对待大汉态度相对比较友好的大姓豪强优先提供大量典籍、纸张等方式,鼓励这些又有士人储备,又有房舍粮草的大姓们扩大开馆授业的规模。
虽然大姓们优先借助获得的典籍教导同族或者那些吏员子弟,但经过大半年的推行,凉州天水、武威等郡私学恢复的还是很不错的,原先多有废驰的学馆之中又传来了朗朗读书声。
诸葛亮点了点头:“降低知识传播成本之事,不可能一朝一夕完成,如今我们能扩大授业规模,即便是大姓子弟优先得到了教育,但这也无妨。”
这时候蒋琬又补充道:“推行教化还得与大汉在凉州之地恢复生产相互配合,如今文伟牵头正在凉州推行荒地登记,若是顺利,很快即可在凉州开始授田,若是能让无地流民分得土地,不仅可以减少流民数量,更是能够增加赋税,如此也能支持推行教化所需的财货。”
“而推行教化之后,也逐渐能给我大汉巩固在凉州的治理,寻得更多熟悉民情的人才,如此无疑会形成一良好局面。”
听到推行授田,诸葛乔又想起了郭纯之前在冀县凉州衙署外对他讲的话:“推行授田意义重大,孝武皇帝北击匈奴之时,跟随大将军卫青纵横大漠者,尤其以六郡良家子为精锐。”
“若是我们推行授田,亦或是能从豪强大姓之中夺得部曲人口,将来兵员也更加有保障了。”
厅堂之中众人听了,都很是赞同。
如今汉军兵员,有部分是荆州之时带入益州的老兵,剩下的还有原先益州郡兵、羌胡南蛮胡兵、魏军降兵等。
荆益兵卒,确实有不少来源于收编的大姓部曲,但更多的还是大汉本就珍贵的小农之家、部分军屯丁壮,这也是为何汉军兵力始终难以扩充的重要原因,因为大量人口都在豪强大姓控制之下,朝廷也就能收一点人头税,要想征兵,还是非常困难的,粮食也大部分都被豪强大姓收去了。
所以授田虽然确实比较艰难,但是大汉一直在坚持去做,尤其是收编、归降的氐羌诸胡与魏军兵卒,全部都安置到了无主之地或是军屯土地上。
这一点与魏国、吴国还是有不少区别的。
比如魏国土地广阔、人口稠密,魏国文武高官所获得的食邑都是实封,魏主赏赐文武之时也经常上次民户作为文臣武将私家部曲,作战之中掳掠的人口也经常赏赐给军将。
吴国同样如此,无论是淮泗人物还是江东大姓,有时候也能够获得吴主上次的人口作为部曲,更不用说吴军经常对荆扬等地山越少民用兵,归降的山越很多也都直接编入吴军将帅的私人部曲了。
而这一点大汉很是不同。
当年先帝初定益州之时,也曾经想要分配土地人口作为有功文武赏赐,但是益州人口不多,加上赵云等人劝谏,最终改为赏赐财货。
所以如今汉军收编得到的羌胡或魏军兵卒,大部分都编入了军队,亦或是安置到荒地、军屯之中,尤其是在丢失荆州之后更是如此,宝贵的新获得的人口绝大多数都直接由相府安排,变成了编户齐民,如此才能勉强支持着如今大汉的局面。
霍弋听了也说道:“我大汉历来就有为民制产之传统,如今凉州也开始推行授田,若是顺利,想来明年也就能有一大批流民、豪强部曲分得土地,如此生产就能逐步恢复,将来我军兵源也更能有保障了,再加上凉州之地的战马,未来我军军力必定能有一巨大提升!”
霍弋讲完,众人都很是振奋。
豪强大姓部曲当然也有不少精于战斗,战斗力很强的丁壮部曲,但是若是要与魏国军户中军相比,还是差上一些的。
将来汉魏两军预计要在关中决战,若是能逐渐组建一支由良家子组成的军队,那必定能在和魏军作战之中,提供巨大助力,更不消说获取凉州之后能够获得的战马资源了。
若是推行顺利,大汉将很快拥有一支战斗力很是可观的“凉州兵团”,凉州诸郡子弟本就骁勇善战,再配上钢刀强弩、凉州大马,必定够魏军喝上一壶的。
游戏剧透历史:我的队友是孔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