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九品中正之法最终演变成豪强大姓庇护子弟、保障大姓世代冠冕的工具,其在外来看在于皇帝不能压制豪强大姓,其内在则是皇帝只能依靠豪强大姓,因为如今天下之人能读书识字者太少了,大汉这些年政事艰难、人才匮乏,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正是在益州等地豪强大姓并不如关东之地,难以有家学深厚的子弟出现。
这当然也和大汉历来不重门第选拔人才有关,但这背后的原因诸葛亮一直在思索,而直到队友宋白通过光幕提供了攻略之后,他才逐渐明白其中的关节,而且诸葛亮目前只能选择暂时与大姓豪强妥协,或者是至少不能完全对立。
因为诸葛亮还在等,等一个可能得十多年才能等来的时机,那就是队友宋白所言的“降低知识传播成本”。
“糊名之法确实能够确保参与这考试的士子彰显各自本领,而不是依靠家世取胜,但如今我大汉第一次实施科举考试之法,其目的在于得人,也在于定人,要以此稳定人心,吸纳凉州之地的豪强大姓子弟投身入我大汉朝廷,正如虞诩虞尚书当年吸纳凉州牧守府君、豪强大姓子弟赴关东就任一般。”
“如此经过两三年,凉益二州渐趋稳定,我们才能够再行他法,以普及天下人传承圣贤之道的道路,这才是将来为国取士的正途。”
“普及天下人传承圣贤之道的道路?”蒋琬看了一眼诸葛亮,目前他也已经看过半本《宋子注》,对其中诸多说法都细细品读,刚才丞相所言的普及道路,应该就是《宋子注》中所言的“降低知识传播成本”之语。
“丞相此言,是指的《宋子注》之中所谓‘降低知识传播成本’之语?”
诸葛亮站起身来,点了点头,道:“我在《宋子注》中曾经专门对这句话做了相当大篇幅的解读,对这句话所体现出的含义,也进行了多番的思考。”
“如今我们虽然以考试之法简拔人才,但依然不能放弃豪强大姓子弟,因为如今来看,确实是豪强大姓子弟最能有便利条件接触圣贤之书,最容易求的饱学之士加以指点,这也是去年我依然选择在察举之后才加以考试的原因。”
“这样做,就是依然主要在豪强大姓子弟之中选拔吏员,豪强大姓子弟主要还是与其他大姓子弟比较,如此,就可以在筛选人物的同时,尽量减少与豪强大姓的冲突。”
诸葛亮讲到这里,厅堂之中蒋琬和霍弋都点了点头。
诸葛亮走到了一旁的书架上,取下了一本刊书院使用雕版印刷之法印制的书籍。
采纳了雕版印刷之法,大汉印制书籍的速度大幅提升,这个小小的改进虽然现在还不为人所注意,但这几年寄托着诸葛亮走出四百年大汉天下兴盛于豪强、依托于豪强又衰败于豪强的希望。
“如今虽然我们以阳嘉年间察举之法开启了我大汉的人才选拔之法,但诸公应该都是知道,这阳嘉版察举之法最后人亡政息。”
“如今我们推行此法,要想躲开阳嘉年间察举之法的结局,其关键就在于这雕版印刷之法,就在于这一本本圣贤之书。”
“我们只有让更多的士子得以阅读这圣贤之书,才能在豪强大姓之外,再寻得足够处置政事、捍卫朝纲的人才,如此,才能真正有机会在四百年汉家轮回之外,再有一条新路!”
游戏剧透历史:我的队友是孔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