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诸葛亮
超小超大

第1章 来都来了,那就干一票大的吧 (3-2)

宋信却知道事情没那么容易,提醒道:“我等如今一介白身,籍籍无名,想献策也无有门路,何况子瑜你平素只读经史,何时知兵了?袁术兵强马壮,岂能那么容易退去?”

“事在人为,不如先回家从长计议。”诸葛瑾脑子还有点乱,一时也拿不出个准信来,只好先搪塞。

一家人也没别的办法,只好先把细软财物放到马背上,准备骑马离开。至于那破车和粗重行李只能暂时抛下,先确保人离开险地。

虽然此刻距离城门关闭、至少已经过去了一盏茶的时间,但街上依然有上千百姓尚未散去,大多是心存侥幸,想再等等转机。

诸葛瑾怕撞到无辜百姓,也只能控住马辔、顺着人潮慢慢往外挤。

然而,还没等他挤出人群,城外又传来一阵滚滚的马蹄声,似有大批骑兵逼近。城头的守军愈发如临大敌,拥堵的百姓也再次骚动起来。

“是纪灵的骑兵从城西绕过来了!弓弩戒备!”

城楼上一片呼喊备战之声,随后就有一名都尉,似乎是注意到门口的百姓还未散尽,飞奔下来厉声维持秩序:

“凡我徐州百姓,速速退后离门百步!”

随着那都尉的大喝,旁边的弓手都张弓搭箭戒备,气氛一时肃杀到了极点。

诸葛瑾回头看到这一幕,顿时吓了一大跳,连忙大声劝说旁人:“速速后退!不然会被当成袁术细作射杀的!”

诸葛瑾很清楚,眼下纪灵已杀到门外,守军最担心的就是人群中有内应趁乱夺门。一旦擦枪走火闹出误会,后果不堪设想。

而自己骑在马上,目标比其他徒步的百姓更惹眼,很容易殃及池鱼。

哪怕只是为了保命,诸葛瑾都必须硬着头皮见义勇为。

旁边的百姓原本因为刘备军纪严明、不滥杀无辜,一开始还存着侥幸心理,对那都尉的命令不是很怕。

听了诸葛瑾的解释,又见他是個骑马的体面士人,似乎很有见识,也就多信了几分,出于恐惧纷纷开始加速退散。

就在这时,异变再次陡生。

人群中有几十个“百姓”眼看再难浑水摸鱼,忽然不退反进,偷偷抽出利刃朝那都尉疾速冲去。

弓手们见状几乎就要放箭,那都尉却眼睛一眯,飞速抬手喝止:“不必放箭!免伤无辜!”

弓手们似乎对主将非常信任,闻言立刻放下弓箭,纷纷抽出环首刀。旁边更有一名壮士跃步上前,把一柄青龙刀递给那都尉。

(注:本书背景按正史,但名将的武器参照演义,这些本来就无伤大雅不影响历史进程,我知道汉朝没有青龙刀。兼顾文学性代入感好一点)

那都尉抄刀在手,顺势前冲,一招势大力沉的横扫,隐隐挟破风之声,竟直接将冲在最前面的几个细作挥作两段。

随后他又飞速连出数招,其他弓手也都奋力搏杀,那群夺门鼠辈很快便尽数横尸当场。

“关羽?!”诸葛瑾看到那标志性的青龙刀出手,才注意到对方果然红面长髯、极为高大壮硕,铁定是关羽无疑了。

关羽杀完细作,掸了几下美髯,把溅在胡子上的鲜血甩掉,用余光向诸葛瑾看来,微微点了点头。

诸葛瑾与对方目光相遇,心中忽然一动,生出一计——引起对方注意、趁热打铁求见刘备支招的机会,这不就来了么?

于是他深吸了一口气,酝酿好措辞,趁着关羽正看向他,大声嚷道:“在下素闻刘使君仁义爱民,今见将军驱散百姓时,犹能约束士卒,不致放箭伤及无辜,可见一斑。

但在下以为,使君虽有仁义,却不知兵!要破袁术,或当主动出击、以求速战破敌,稳住徐州人心。或可退守下邳,学陶恭祖退曹兵之法。但唯独不可在外与袁术久持——此实乃下策!请将军三思!”

这番说辞是诸葛瑾基于对历史的先知,急中生智想到的,真实目的是为了劝刘备收缩兵力、注意提防偷家。

其他明面上的文绉绉废话,逻辑未必经得起推敲,都只是那句潜台词的掩饰。

舍弟诸葛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隋唐:开局十万蒙家军 连载中
隋唐:开局十万蒙家军
我真不是蒙毅
[[【A级签约作品:隋唐:开局十万蒙家军】开局十万蒙家军,战魂杀神传承,剧情保证爽到爆炸!杨毅,二十一世纪宅男,意外穿越到隋唐时期,成为隋炀帝抛弃的私生子!绑定神级选择系统,开局就做选择!1:前往高句丽,救援大隋军队,灭高句丽!2:举兵谋反,掀起一场内乱!3:无动于衷,不参与争霸!杨毅:“区区高句丽,蛮夷小国,也敢反抗我大隋,找死!”“反我大隋者,杀无赦!”从三征高丽开始,走向争霸之路!灭高句丽
11.2万字5个月前
大明朱棣:让你监国,你登基称帝 连载中
大明朱棣:让你监国,你登基称帝
西湖书生
大明永乐十五年,朱棣意欲北伐阿鲁台部,太子朱高炽联合百官反对。唯有汉王朱高煦站出来支持朱棣,群臣反对激烈,朱棣怒斥太子百官,当机立断决定让朱高煦来监国。史称“汉王监国”!从此开启大明盛世,威加海内,四海来朝!朱高煦:“朱棣?那是太上皇兼任朕的征北大将军罢了!”
20.2万字4个月前
朕就是亡国之君 连载中
朕就是亡国之君
吾谁与归
正统十四年,朱祁钰在皇位上大梦初醒睁开了眼睛。 土木堡之变已经发生,三代精锐京营已经全军覆没。 自己的哥哥,皇帝中地板砖朱祁镇正在宣府外叩门。 朱祁钰发现自己,不但要保护京师,保护大明,更要保护自己的妻儿老小。 本书又名:《大明迎来了它的慈父》、《朕的一生》、《朕绝不投降》
410.9万字4个月前
大秦:我替陛下开了挂 连载中
大秦:我替陛下开了挂
少府令
“大秦的将士们!为了华夏一族千秋万代!朕等你们凯旋而归!” “出发!” ...... “军团长有令!攻破大秦城池,屠城七日!” “为了罗马,为了荣誉!随我杀!” ..... “国王陛下!不好了!不好了!秦军渡过恒河,进攻华氏城了!” ..... “陛下,该进皇陵了。” “国师,接下来看你的了。” “恭送陛下!!!”
153.7万字4个月前
明公 连载中
明公
凯江
明末天启年间,小冰河时期来临,气温诡变,夏旱冬寒,皇帝昏庸,大太监魏忠贤专制朝政,东林党被赶出朝堂,白莲教起义造反,辽东鞑子犯边,内忧外患,大明岌岌可危。 天启二年,柳安来了,与信王,东林党,福王,阉党等等势力纠缠在一起,这是因一粒耐饥丸而起的故事,既然避无可避,退无可退, 那让我柳安来给大明换换血。
140.1万字4个月前
五代大枭雄 连载中
五代大枭雄
村口的石头
公元954年,天下混乱不堪,烽烟弥漫,战火连绵,赵匡胤刚刚掌管后周禁军,耶律璟正疲于应付大辽内乱,南唐李煜尚在学宫饱读诗书,后蜀孟昶每日迷醉笙歌燕舞,南汉刘晟正大肆屠戮族兄胞弟…… 就在这一年,南汉西北边陲的深山中,一个村夫自昏迷中醒来…… 这是一段鲜有人提,却掩埋了太多英雄与枭雄的历史,或许他们的名字并不为人熟知,但他们的命运却烙印着这个被血与火侵染灼烧的年代,当终有一日烽烟散去,是谁在谈笑间
6.7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