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强行推动,否则就会再蹈覆辙,如今最要紧的事情,是要总结这一年多在京北西路的经验,让范相、富相回归朝堂。
和平,我到现在还记得你献出挑拨离间之计,现如今辽国能有如此乱局,你功不可没,你有没有想过,趁势北伐?”
“北伐?
恩师此次回朝,是要推动北伐吗?”
“正是,如今大周天子继位,自然要新皇新气象,而且如今大周土地兼并严重,朝中冗员膨胀,对内改革又不能操之过急。
为今之计,便是北伐,这要是你给我的启发,我仔细研究了你当年收服曹家各房的手段,得出一个结论。
当内部矛盾短期内无法化解的时候,那便向外寻找新的利益点,这样不但能转移矛盾,而且能带来新的利益增长,如此就可以稳定局势,让一切可控。”
“能得恩师信重,是和平的福气。
北伐辽国是和平毕生的梦想,不仅仅是为了给家父和二叔报仇,更是为了大周,能得到幽云十六州的险地做为屏障。
若是和平能率兵北伐,一定会不遗余力,收服幽云十六州,将辽人赶出我汉人疆域,这野蛮人更适合去为大周放牧。”
“你有此志气,我心甚慰。
等着吧,这件事会很快就能定下来的,要提前做好准备,最好能写一个应对之策,毕竟国战可不是这么好打的。”
“和平明白,多谢恩师提携。”
二人的马车到了汴京北门的时候,宫里的内侍已经在那里等着了,是太后的人,说是来接韩琦进宫叙话的。
曹和平看着韩琦上了宫里的马车,感觉自己这位便宜老师真的是变了,再也不是那个积极推进新政的韩琦了,终究学会了‘曲线救国’。
如今辽国那边,早在十月初的时候,耶律洪基已经伤愈,并且亲自坐镇龙化州,朝廷军攻势猛烈,辽东军节节败退,如今已经退回了辽河以东。
不知道韩琦给太后谈了什么,次日早朝上,韩琦被升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拜刑部尚书、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封爵仪国公。
这是一个臣子能达到的巅峰了,然而韩琦并没有忘记之前的战友,除了范仲淹,富弼等人尽数被调回朝廷,担任要职。
以前的改革派充斥着整个朝堂,曹和平也曾去韩府参加过几次集会,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这些人都变了。
有些变得更加的激进,有些人反而变得很保守,经常因为一个小问题而闹的不可开交,变化最大的还是韩琦,变得温润如水,将两边平衡得服服帖帖的。
屁股决定脑袋,在野的时候希望通过改革改变社会,一旦登临高位的时候,又希望徐徐图之,避免生乱。
说到底,还是利益在作祟。
-----------------
转眼就到了永隆元年四月。
这几个月中,以前抵制改革的官员尽数被罢免、调任地方,韩琦为首的改革派彻底的掌握了大周朝堂。
但是并没有再像以前一样进行全面改革,而是将改革的试点河北西路,扩展到河北东路、京东东路、京东西路。
东暖阁内,十三岁的永隆帝赵晗,看着眼前的曹和平。
“曹爱卿,朕知道你一直想北伐辽国,收复幽云十六州,如今韩相以为时机已经成熟,不知你有何看法。”
“回禀官家,臣依旧初心不改,如今辽国历经两年内战损耗颇多,别看现在在辽皇耶律洪基的坐镇下,辽东军节节败退。
但是明显感到辽国朝廷大军后劲不足,虽然已经攻过辽河、收复辽阳,如今与辽东军对峙在长春州、黄龙府、渌州一线,不得寸进。
西线的西夏跳的更厉害,已经将土默特部全部吞下,那些了云内州,对辽国的西京大同府虎视眈眈,在凉城岱海大战数次,不分上下。
如此正是我大周北上收复旧地之时,臣愿领一军直攻幽州府,不收复幽云十六州誓不回朝,还望官家允准。”
诸天影视:我只为求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