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洪基瞪了萧维信一眼,又看向曹和平。
“哈哈。。。哈哈。。。哈哈哈。。。
有没有人说,曹公爷的胆子很大?
不过曹公爷说的对,我大辽上下向来都是性格豪爽之人,向来是有什么就说什么,想要什么就要拿到手,哪怕是起了刀兵,也是达成目标。”
“耶律大王果然是慧眼如炬,不过您可不是第一个说曹某胆子大的,但是我大周官家向来宽仁,从来都不会因言而罪。”
“小王是越来越欣赏曹公爷了,不愧是写出临江仙的辞赋大家。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世人都说这首词写尽了千古风流人物,不过小王却从中读到了,曹公爷对世俗的鄙夷,宁静淡雅的品格。
也就是大周占据这天下之中国,才能诞生出曹公爷这般豪气,真是让小王心折不已,若是能久居于此,那该多好啊。”
“曹某不过是一介臣子,离开朝堂也不过是一介江湖散人,而耶律大王不同啊,乃是来贵国皇帝嫡长子。
将来要继承辽国基业的帝王,岂能久居汴京,王爷真会说笑。
这样说,可不吉利。”
“曹公爷果然是快人快语,等有朝一日大辽铁骑马踏汴京,到时小王一定会好好的跟曹公爷谈论下吉利与否。”
“朋友来了有美酒,敌寇来了有刀枪。
相信真到了那一刻,耶律大王一定能体会到大周生民的热情。
耶律大王要见曹某,不是为了恐吓曹某吧?”
“那自认不是,此次来汴京时,小王就有一个想法,就是想请曹公爷北上大辽,看一看我大辽的风土人情,说不定能做出更多更好的诗词。
而且小王知道,曹公爷不光是文采好,经商更是一流,短短几年时间,曹氏商行在大周长江以北所向披靡,尤其是那北风烈,本王甚是喜欢。
另外曹家的真定铁骑,本王也是心向往之,若是曹公爷能来我辽国,定能一展才华,小王愿以南院大王许之。”
曹和平看着耶律洪基说的开心,都不忍心打断他,画饼都不认真,什么时候辽国的南院大王之位,除了耶律、萧姓之外的人干过。
“多谢耶律大王厚爱,曹某怕是没有这个福气。
再说了,贵国的南院大王可不是这么好做的,只有贵国的皇帝钦命才行,听说贵国皇帝有意传位贵国皇太弟,耶律大王许下的这个愿望,似乎早了一点呢。”
“呵呵,看来曹公爷对小王很是关注呢,我大辽威慑四方,上下团结一心,传这种传言只是奸佞之人居心叵测罢了。”
“是真是假,耶律大王自己心知肚明,本来曹某还想跟耶律大王合作一把,没想到耶律大王之前所说欣赏曹某,不过是说说罢了。”
“与小王合作?
小王倒是愿闻其详。”
“曹某出手帮耶律大王除掉耶律重元,从此之后,贵国的皇帝便只有大王一个选择,如此一来岂不是刚刚好。”
“呵呵。。呵。。
小王以为是什么锦囊妙计,原来不过是刺杀那套把戏,当真是贻笑大方,而且曹公爷莫要忘记,耶律重元乃是小王的亲叔叔,骨肉至亲呐。”
“确实是骨肉至亲,若不是王爷为人低调,身边又有高手护卫,恐怕凿就遭了耶律重元的毒手了吧。
据曹某所知,此次出使汴京乃是耶律重元的主意,要让我大周割让雁门关南七百里的土地,还要让辽周两国从兄弟之国,变成叔侄之国。
以王爷的聪慧,不会想不到大周绝对不会答应,到时王爷出使不利,这罪责恐怕不小,另外王爷返回上京的路途遥远。
而且幽州留守府的大奖萧庭让可是耶律重元的心腹,难道王爷就不担心路上会产生变故,回不了上京?”
“曹公爷在小瞧我大辽的气量吗?”
诸天影视:我只为求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