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话,孙亮纠结了一下,感觉这里说不合适,也就没提这个事情。
转头问道:“给了多少?”
“200斤!”
元哥比划了一个手势,又一阵的得意的甩了甩手里的条子。
厂子里有八百多号人,这下一人能分到二两,这可是平价的猪肉。
剩下的自然是厂子里干部的小灶了。
看了一下房间,笑道:“走吧,赶快回去,把条子给厂子,让厂子里的人明天来提肉。”
说完,带头向着外面走去。
等出了大院,两人走向了公交车站的路上。
孙亮这才开口说道:“那个……元哥……”
张元看着对方支支吾吾的,眉头紧皱:“有什么事情就说,在那里支支吾吾的干嘛?”
听到这话,孙亮这才将事情的经过说了出来:“哥,刚刚……”
张元脚步下意识的放缓了。
听完以后,他这才皱着眉头问道:“没说什么?”
“没有,其他什么都没说,就说来一句,说王科长可能不在单位,然后就走了。”
孙亮赶忙摇头。
张元在那里琢磨了一下,一边向着公交站台赶去。
等到了地方,他这才抬头说道:“没事,我们往日无怨近日无仇的,没必要把这个事情给捅破了,除非王科长是他亲戚,如果是这样,刚刚他就会说了。”
“那他什么意思?”
“应该就是碰巧听到的。”
张元不在意的说了说。
不过话是这么说,但是干了这么多年的采购,他还是感觉有那么一丝丝的不对劲。
可是没一会又打消了这个想法。
如果对方想让他们帮忙,那也会说出来。
就这么直接离开了。
可能真的只是碰巧了吧。
……
王青松离开了肉联厂,直接坐了另外一班车去了阜成门。
本来他准备今天就在城里算了。
想想还是回去吧!
至于古董,他没有再去弄了,存的暂时也够了,反正这几天他都会进城里来一趟。
下了车。
走在回公社的路上,王青松将八卦镜给拿了出来。
看着对面场景。
推算了一下时间,那边现在应该是晚上七点左右了,天也黑了下来。
两个人正在客厅里吃着晚饭。
看了一会就没有看了,将八卦镜给收了起来。
向着家里赶去。
“青松,又去城里啊!”
回到庄子上,正好碰到吴春花,对方就询问了一下。
王青松对着她说了一下:“嗯,去找我二哥他们。”
吴春花点了点头,嘀咕了一句:“这天天往城里跑,你二哥还能天天给你粮食啊!真不会过日子。”
听到这话,王青松呵呵一笑:“这不是放假了嘛!在家待着也没事情干!婶子这是干嘛呢!”
“哦,没什么。去那个什么木耳房看看!拽点柴火。”
说完,直接就离开了。
看到这一幕,王青松在那里琢磨了一下。
“大跑步”的时候,可不止是炼钢,从县里到公社,再到大队最后到生产队可是办了不少的“企业”。
窑厂,瓦厂,酒厂……
(队办企业,也是乡镇企业的前身。。)
只不过这个企业绝大部分都是黄了。
比如大队办了一个窑厂,后来也不了了之了。
而且了支援城里的副食品,农技站有搞了个什么木耳养殖,搭了个棚子。
就这么搞起来了。
因为木耳贵啊,干的木耳批收购价格是2块1毛五,售价,更是高达3块2钱一斤。
后来……
好像就没后来了……
费了老鼻子劲,结果长的木耳也就够炒一盘菜的。
年代:我有一扇两界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