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苏曜才会破格的直接把这个降将一步拉进的自己的核心,就是希望让贾诩查漏补缺,同时抗衡其他势力的影响。
倘若是贾诩的话,他一定能站在自己的角度,给出些非常有用的建议。
于是乎,苏曜轻咳两声后,立刻把这个站在喧嚣人群外,闭目养神试图隐身的贾诩叫了出来:
“军师何故沉默,可是另有高见,还请细细道来。”
贾诩闻言,缓缓睁开眼,目光在苏曜和袁绍等人身扫过,最终定格在苏曜身,微微一笑道:
“君侯明鉴,属下并非沉默,只是在思索如何方能两全其美。”
“如今君侯问及,诩确实有些不成熟的想法,只是恐徒惹人笑,还望君侯借一步说话。”
苏曜一听,就知道他一定也是要背袁绍,当即笑了笑,暂且搁置了会议,与贾诩一起来到后宅。
果然,贾诩几句话便把袁绍的小心思说了个透彻,听得苏曜不由点头:
“那依文和之见,咱们就放了这袁术,尽快回京?”
贾诩缓缓的摇头:
“回京是必须要尽快的,但袁术也不能轻易就放过。”
“袁公路与君侯公然作对,如今虽然元气大伤,但若让他盘踞汝阳,以袁家威望定然很快就会恢复过来。”
“而袁绍虽然君侯让他守南阳,但有荆州刘表在,袁绍很难扩张势力,被困于一郡之地,难以与袁术相抗。”
“故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君侯下来专注于京师事物的时候,让这两方能保持个相对均势的存在。”
“一边要打击袁术,另一边也不能让袁绍做大。”
“如此,派一大将随袁绍出击,尾随追击袁术,将其逐出汝南后就暂且收手,坐看两袁相争他们的汝南老家就是个最好的办法。”
“而君侯则可以趁此时机,利用关中和洛阳的人力物力,抓紧壮大实力,补充中央军的损耗,同时对付洛阳周边那些不听话,反对新君的势力。”
“尤其是河东与河内两郡,三河乃京师屏障,今君侯已收服关中三辅,只差此两郡,君侯便可将司隶两京全境收入囊中,而这才是君侯问鼎天下的根基所在。”
问鼎天下。
听到贾诩的话后,苏曜嘴角微不可查的挂起了一丝弧线。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