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显然早已认出陆羽,闻言并不惊讶,只是略略点头道:“你认得我?”
陆羽赶忙点头:“晚辈早年间在江湖卖艺,还曾登门献艺,为魏国公贺寿。”
“嗯……”
徐达点了点头:“前两日听陛下谈起你,说你是年轻一代少有的能人,便想来见一见你!”
听到“陛下”二字,陆羽更加怀疑徐达已知晓提亲之事,可人家不主动提,陆羽总不好细问,他只能先将徐达请进院中,好生招待。
到了内堂,奉上茶水,徐达才悠悠开口道:“听说先前你在江西时,曾平定民变,还查出江西贪腐大案?”
陆羽连忙拱手道:“晚辈不才,幸得陛下青睐提拔,才有机会替大明效绵薄之力。”
在徐达面前,他可不敢自夸。
说来奇怪,那朱天子九五之尊,能耐手段绝不亚于徐达,可陆羽对其就生不出尊崇之心。但对徐达,他打心底里佩服。
许是徐达战功赫赫,又曾凭一己之力打残北元,陆羽打心底里对这种民族英雄心生仰望。
再者说,比起朱天子那贪财易怒的性子,徐达看来一派浩然正气,在个人魅力上更值得尊敬。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他是徐妙云亲爹。
那提亲之事多多少少在陆羽心里生了根,令他有了些遐想,不管这事成与不成,对潜在的未来岳丈,总要给予尊重。
相较之下,徐达的态度就冷漠得多了。
听了陆羽的自谦话语,徐达仍只是悠悠点头,不作评价。
他那副冷淡态度,颇有种上位者的审视意味,而这种做派,与陆羽印象中的徐达极不相符,更甚至,陆羽总觉得徐达看自己的眼神里,有股莫名其妙的敌意。
“既是得陛下看重,你当尽力效命,以报天恩,陛下曾说你才识过人,颇有远见,今日本公便想向你讨教一番!”
陆羽连忙摆手道:“讨教不敢当,魏国公能指点一二,晚辈三生有幸。”
徐达点了点头,蹙眉思忖片刻,随即道:“以你看来,我大明此刻挥师北上,胜算几何?”
此番来访,徐达心怀考教探究之意。
昨日爱女的回答,令他难受了一整晚,今日过来,便是想见识见识,这陆羽究竟有何能耐,能夺他女儿芳心。
既是考教,自然要拿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来考验陆羽,因此,他才提出他心心念念的北伐大业。
陆羽一听这问题,当即深蹙眉头,左思右想之下,迟迟不肯给出答案。
一看他这副表现,徐达不免失望,难不成这小子并无真才实学,亦或是他压根不了解兵武之事?
陆羽深思许久,抬头看向徐达道:“魏国公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见他似有深意,徐达当即摆手道:“自然是真话。”
“真话……可能不大好听……”
陆羽拱了拱手:“依晚辈看,当下强行北伐……”他先伸了三根手指,想了想又缩回一根:“顶多只有两成。”
“哦?你这是何意?难不成是瞧不上我大明将士?””徐达眉头微挑道。
陆羽赶忙摆手:“并非如此!”
他顿了顿,看了看徐达表情,并未见徐达脸上出现怒色,随即又镇定下来。
“实际上,魏国公方才所提,也不过故作假设,想必魏国公也清楚,当下我大明并无北伐准备,既是没作足准备,贸然北伐,何来胜算?”
徐达眉头微挑,嘴角轻幽一勾:“哦?你这话是何意思,倒叫老夫不解!”
嘴上说是“不解”,可他仍满面镇定,似是心中早有计较。
陆羽笑道:“当下间,我大明正忙于税改,显然抽不出人力财力准备北伐,人常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既然连粮草后勤都未曾准备,北伐又怎会成功?”
徐达悠悠点头:“倒是这道理。”
其实在徐达看来,这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只消陆羽能给出合理解释,他自能满意。
但陆羽并不分析两军战力士气,只从源头就将这问题给消解了,这多少出乎徐达意料之外。
大明,从带朱元璋逛紫禁城开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