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带朱元璋逛紫禁城开始
超小超大

第两百零九章 废除私奴制度! (3-1)

退堂之后,陆羽心情低落,一方面恨那马家仗势欺人,另一方面为那王三父女的悲惨遭遇哀痛怜悯。

胸中愤闷,他便走到后院,背手散起步来。

朱棣几人守在一旁,看得忧心不已。

马家毕竟是皇亲国戚,论权势地位,远在陆羽之上,真闹起来,陆羽不一定能占到上风。

眼看陆羽许久仍未停步,朱棣有些焦急:“先生,您究竟是怎么想的?”

陆羽停下脚步,蹙眉:“什么怎么想,那马家犯了事,自然要依律处置。”他这态度,似真要与马家斗个你死我活了。

朱棣没了主意,急得直挠头:“可那马家不是好对付的,先生莫要以为上次占了便宜,就真能任意拿捏他们。”

上回清丈田亩,那是有马皇后在背后撑腰,但这一次,真闹个你死我活,马皇后未必会继续支持了。

再者说了,上次马家虽也激烈反抗,但毕竟只涉钱财,无关生死,他们不至于闹得不死不休,可这回就不一样了,陆羽是要将那马家家主问罪,这是断他马家香火、毁他马家门楣的大事。

你都要人家的命了,那马家自然会倾尽全力,做殊死一搏了。

这一点,陆羽自然也清楚,他点了点头:“你们放心吧,我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朱棣慨然轻叹道:“先生是在为那王三父女抱不平吗?”

陆羽没有答话,却又反问道:“倘若是你,你是否会同情那王三父女,替他们做主申冤?”

“我……”

朱棣平日最是莽撞性子,此刻却陷入犹豫道:“可那王三的确是签了卖身契的……依从律法,马家没有过错。”

原本朱棣并非是这般稳重冷静的性子,但马家牵涉其母后,他不得不慎重考量,若非有实打实的铁证,他也不愿开罪马家。

而当下情况,那卖身契的存在,也让马家在律法层面占据有利位置。

“卖身契?区区一纸契约,就能定人生死……”

陆羽冷哼一声,显然对那卖身契意见很大道:“人并非是一件货物,岂能随意买卖?陛下推翻前元,建立大明,就是为了解放我华夏民族,让我华夏儿女不再当牛做马,可这新朝已立,仍有大量百姓买卖人口,为奴作仆……”

他叹了口气,深邃目光望向朱棣:“你可知道,为何我大明开国九年,世道承平,可人口却未见增长?”

朱棣从未想过这个问题,自然毫无头绪,只能摇头摊手。

陆羽道:“那是因为,大量穷苦百姓卖身于士绅富户,充抵作奴籍,既是奴籍,自不能在官衙户籍上登名造册……在官府的户籍上,这些奴仆压根算不得人口。”

朱棣恍然大悟:“也就是说,实际的人口数,远比官府统计的数目要多得多?”

陆羽点头道:“这些奴籍人口无权分田划地,无法像正常人那样劳作行商,他们唯一的谋生之道,便是仰仗主人家。”

朱棣听出陆羽对这蓄养私奴的制度颇有不满,不免好奇道:“既是主动买卖,倒也无可厚非吧!再说这种事千百年来一以贯之,对我大明江山倒无所损害吧!”

在朱棣看来,只要不是强逼人为奴作仆,这事倒也合乎礼法,从某种角度看,这私奴制度维持了士绅阶层稳定,也让穷苦百姓有了谋生之道,对稳定江山社稷倒有好处。

但陆羽却断然摇头,蹙眉道:“你这么想,可就大错特错了,这私奴制度惠及士绅不假,可它却极大地损害了朝廷的切实利益,而那些穷苦之人世代为奴,更为这家国稳定酝酿了动乱隐患……”

朱棣当即瞪大双眼:“竟有如此祸患?”

陆羽的话,惹得朱棣四人大惊失色。

几人纷纷挤上前来,瞪大眼,做出“愿闻其详”的姿态。

陆羽只好细细解释:“一旦入了奴籍,便不算人口,不用缴税,这自是有损朝廷税收。”

“而奴籍之人所生子女也是奴籍,他们世世代代受主家欺压霸占,长此以往自会埋下霍乱根源。”

大明,从带朱元璋逛紫禁城开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三国:我老爸是曹老板 连载中
三国:我老爸是曹老板
曹T帝
[[【飞卢小说网独家签约小说:三国:我老爸是曹老板】穿越了,我成为了曹操的儿子。而我,名字叫做曹昂!因为老爹管不住裤裆里的玩意儿,典韦没了,我也没了。穿越的那一天,我看到我爹喝着小酒唱着歌,从邹氏身上爬了起来。我知道,事情闹大了。为了大魏的江山,我只能先下手为强干掉张绣了。世人皆言,曹操之所以这么牛逼,是因为他有一个叫曹昂的儿子。飞卢小说网提醒您:本小说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
11.3万字5个月前
大唐之最强酒楼 连载中
大唐之最强酒楼
扑街的青菜
[[【A级签约作品:大唐之最强酒楼】杨轩穿越大唐贞观年间,成为一名即将倒闭酒楼老板身上。幸好绑定着最强厨神系统,古往今来的美食,尽在杨轩一念之间。李世民:朕封你为正二品官员,只需要你给朕做个满汉全席,如何?长乐公主:只要你给本公主做什锦豆腐,我给你搭桥拉线,让你做我唐朝公主的乘龙快婿。程咬金:俺老程要吃长安烤鸭!!!杨轩拍了拍大门:“都给我按照规矩来,全部排队,别吵吵。”(本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
11.2万字5个月前
大秦:我替陛下开了挂 连载中
大秦:我替陛下开了挂
少府令
“大秦的将士们!为了华夏一族千秋万代!朕等你们凯旋而归!” “出发!” ...... “军团长有令!攻破大秦城池,屠城七日!” “为了罗马,为了荣誉!随我杀!” ..... “国王陛下!不好了!不好了!秦军渡过恒河,进攻华氏城了!” ..... “陛下,该进皇陵了。” “国师,接下来看你的了。” “恭送陛下!!!”
153.7万字4个月前
北魏天骄 连载中
北魏天骄
沈不渡
北魏正光五年,六镇起义,北朝盛世将颓。 这是所谓最后的魏晋风流,武有陈庆之白袍入洛、高长恭兰陵破阵,文有温子升韩陵片石、张僧繇画龙点睛。 这一年,洛阳西行寺中的一位英武少年,刚与郦道元修撰完《水经注》四十卷,便匆匆披甲执槊,要去走那山河表里潼关路。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少年既是鲜卑贵种,也是汉家英魂,他来到这个时代的唯一意义,就是结束这个“佛陀坐看人相食”的时代。
42.5万字4个月前
三国小城隍 连载中
三国小城隍
流浪的小蜥蜴
一觉醒来,来到了公元178年的东汉末年,李封成为了一县令。 同时,李封也启动了《城隍系统》。 白天做县令,晚上做城隍。 用呼风唤雨缓解旱灾,。 用强化术改良谷种,亩产千斤不是梦。 用肥地术与种物速成术实现粮食增产,让百姓吃饱穿暖。 点化几只野兔帮忙放养兔群,实现自动化放牧。 设立学堂教化百姓,信仰赐福强化百姓才智。 当别人还在为手下官吏不够用时, 李封辖下早就完成扫盲,治下每一个人至少都有一县之
15.7万字4个月前
大鼎崛起攻略 连载中
大鼎崛起攻略
桥三桥
一场十国乱战,民生凋零。鼎定江山,武虽可定国,却不能安邦! 百学争鸣在即,乱兆隐现,索性文太子舍身成仁,谋逆篡位带着一大批不安分之人陪葬,却治标不治本。
18.4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