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早朝,
太子在太极殿公布皇帝驾崩消息,
然后左仆射张行成马上宣读大行皇帝遗诏,带头拥立太子登基称帝。
发丧太极殿,宣遗诏,太子即位,军国大事,不可停阙,平常细务,委之有司。
诸王为都督、刺史者,并听奔丧,郡王李泰李恪等不在来限。
分封在外的诸王都可回京奔丧,但之前因谋反案而被贬的李泰等诸王,不允许回京。
太子承乾,是在六月初一登基即位的。
今天,已经是六月十三了,新皇即位都快半个月了。
新皇今年三十三岁,做了二十五年太子。
有过丰富的监国留守经验,皇帝突然驾崩,承乾继承大统,倒也很顺利。
张宪前来,不仅是通报皇帝大行新帝登基的消息,
也还有拜封诏书。
新君即位,改民部尚书为户部尚书。
诏叠州都督英国公李绩为特进、检校洛州刺史,于洛阳宫留守。
诏太尉、吕宋都督、楚国公怀玉兼检校中书令、知尚书门下二省事,余并如故,赐物三千段。
诏司徒、扬州都督、赵国公无忌为检校侍中,赐物三千段。
新皇诏曰大行皇帝奄弃普天,痛贯心灵,若置汤火,思遵大孝,不敢灭身,永慕长号,将何逮及。
敬顺惟新,仰昭先德,宜布凯泽,被乎亿兆。
大赦天下,内外文武赐勋官一级,诸年八十以上赉以粟帛,雍州及诸州比年供军劳役尤甚之处,并给复一年。
当初被李世民贬出中枢的几位宰相,萧瑀已逝,杨师道仍还是工部尚书。
武怀玉、长孙无忌、李绩这三巨头,终于被新皇召还朝。
武怀玉和长孙无忌都是一步到位,直接拜相,尤其是武怀玉,检校中书令,还知尚书门下两省事,
这就是一人主管三省,是新皇对老师的最大信任和倚重。
而长孙无忌做为新皇亲娘舅,却也仅检校侍中。
李绩也终于离开做了八年的叠州都督,但没有一步回中枢拜相,而是先调去洛阳任都督。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新皇一继位,就把李绩从叠州调到洛阳,下一步回朝复相,也是必然的。
琼州刺史、晋王李治,加授司空。
左仆射张行成兼太子少师、礼部尚书,右仆射于志宁兼太子少傅、刑部尚书,进黎阳县公。
中书令高季辅兼太子少保、检校吏部尚书。
侍中褚遂良晋河南郡公,兼太子詹事。
礼部尚书许敬宗兼太子左庶子。
“陛下请太尉立即还朝。”张宪道。
武怀玉接下圣旨,心里并不意外,承乾跟他的关系那是亦师亦友,久经考验的。如今承乾刚登基,肯定也希望自己去帮一把。
“我会马上启程北上。”武怀玉很痛快。
这趟是必须得去的,
新皇登基之后,立即把几位元老召回朝,这事做的没错,但他觉得回朝后还是有必要提醒一下承乾,
让长孙无忌李绩等回来站站台可以,但不能真正的过于信任他们,尤其是长孙无忌。
这大胖子老硬币了,权力欲望太盛,真让他回朝,肯定又是要搞老一套,是要扛关陇集团大旗,党同伐异的。
不过借无忌的手,把一些对新朝不稳定的份子,清洗一波倒是可以。
当个工具人,用过后再把长孙架空,或是干脆再踢出朝堂就是,长孙无忌若是聪明呢,还能得个善始善终,要是不聪明,那可能就难免要走历史老路,最后要贬死他乡了。
当天,
武怀玉便派人通知吕宋各地的官吏前来吕宋港,
传达诏令,为大行皇帝举丧,
官吏军民为大行皇帝服丧二十七日,
道观、寺院鸣钟三万次。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