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帮助你拿下兴义府和普安厅?你真不吞没我的功劳?”
“本将军如今虽然名声不显,但是向来仰慕岳武穆、戚武毅等兵家先贤,若是连你的功劳都吞没,那本将军今后还不如解甲归田,免得日后被元帅处置。”
荣玉材看着坐于上首的李世贤,心中感慨不已。
古之名将,皆赏罚分明,此人虽然年轻,却已有追赶岳武穆、戚武毅的雄心壮志。
荣玉材虽然在打仗方面有些上不得台面,可是能做到一省的提督,荣玉材的眼光差不了。
他能看出来,日后这个年轻小将的成就不会小。
不敢说能不能比得上岳飞、戚继光,但绝对是天下名将。
因为荣玉材虽然是阶下囚,可是他也能察觉到一点,这位年轻将领,治军很有一套,没有去滋扰地方,军纪森严,只此一点,大清朝便几无一将能够比拟。
这样的人,你说他成为不了名将,打死荣玉材都不信。
似这等人,真的会去贪墨自己那点功吗?
荣玉材的心里其实已经有了答案。
“末将愿意跟随将军拿下兴义府和普安厅,只望将军能在元帅面前能替末将多多美言几句。”
“你的过错本将军不会帮你掩盖,但是你的功劳本将军也不会贪墨,如何定夺取决于元帅,但是元帅如何做,其实也在你自身,你明白吗?”
“末将明白。”
李世贤如今不过才十九岁,可是他说话做事,却十分妥当。
这不仅是平台带来的帮助,也是李世贤自身的天分。
在大帐之内和荣玉材聊了聊之后,昔日的荣军门摇身一变,成了李世贤大军的前锋。
他率领着安顺府内被俘的前绿营兵勇,在整支大军的最前面。
徐天宝可不想和荣玉材再有什么瓜葛,于是领着安义镇的兵紧随其后,至于李世贤的两千兵则位于后军的位置。
兴义府和普安厅,说好打也好打,说难打也难打。
好打的原因是因为徐天宝的安义镇标三营已经反正。
但是不好打的原因,一是由于安义镇尚有永安协,和安南营、普安营等多营在。
二是因为兴义府和普安厅,山路崎岖,想光复下来,颇有些难度。
不过好在有荣玉材这位曾经的贵州提督和徐天宝这位安义镇总兵在。
李世贤率军,先取安南,后取普安,继而驱兵直入普安厅。
荣玉材这位贵州提督一到普安厅,普安厅的绿营守军想都没想,直接投了。
踏马的连提督和总兵都归顺了,他们一个月才领多少饷银?至于那么拼命吗?
兴义府以北的区域,和普安厅被拿下之后。
李世贤直接领兵南下,因为兴义府的府城,便在最南边。
兴义府的绿营兵倒是想归顺,但奈何兴义府的知府却是一个旗人,他抵抗的决心是最强的。
于是乎李世贤在大帐之内,直接召集荣玉材和徐天宝,商议攻城之事。
“兴义府不肯归顺,机会已经给他们了,他们自己不要,那就别怪本将军不留情面了。”
“将军,末将再去城下劝一劝,让城中的绿营兄弟们拿下宝成,献城归顺如何?”
荣玉材其实是想兵不血刃的拿下兴义府,这样一来功劳也有了,还不用见血,那岂不是皆大欢喜?
可是这时候李世贤撇了他一眼问道。
“要是你能说的通,兴义府早就拿下了,又何至于到现在?我看城中的绿营兵,已经被宝成吓破了胆。”
这个宝成也就是兴义府的知府,他是满洲镶白旗出身,在知道自己作为旗人就算投降了,也免不了一死的情况下。
他抵抗的决心,日益强烈。
“将军,不如试试招降宝成如何?”
“元帅早已有言在先,汉满不两立,徐将军这是要违抗元帅的大令?兵不见血,又怎能称之为兵?此战以绿营兵为先,我两千精兵作为预备,这是你们的功劳,能不能拿的了就看你们自己了,本将军倒是不介意为你们分担。”
反清1850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