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帅有后,本将军要告慰义父在天之灵。”
吴文镕和徐有壬对视一眼,得,下一代都快出来了,看来这造反的大业后继有成了。
“吴大人,徐大人,元帅在信中交代,让你二人去一趟成都,元帅有重任托付。”
“大将军,元帅是否有说要我等做什么?”
“元帅的事情,谁敢多问?”
鲍超撇了二人一眼,淡淡地说道。
吴文镕和徐有壬面面相觑,从开城的那一刻,他们俩就已经有心理准备了。
这大清朝是回不去了,尤其是吴文镕,按照大清朝的律法,督抚丢城都要掉脑袋,更别说主动献城了。
吴文镕除了一门心思跟着朱元鸿跑下去,没有任何其他办法。
没有理会二人的心思,鲍超从陈玉成手中接过燃起的祭香,双腿“啪”的一下,跪倒在朱文泰的灵位前。
“义父,元鸿有后了,朱家有后了,我等反清复明的大业,后继有人了。”
这番话,让曾经的云贵总督吴文镕和云南布政使徐有壬,听着有些尴尬。
换作是以前,谁敢在他们面前说反清复明四个字?
这不仅是自己的脑袋不想要了,就连全家大小的脑袋都不想留。
可是现在,不仅有人在他们面前堂而皇之的说起这四个字,他们俩还得一起为反清复明的大业添砖加瓦。
时移世易啊!
而与此同时,远在贵阳府,杨岳斌的做法和鲍超极为相似。
只不过有趣的是,贵州按察使孔庆鍸在杨岳斌攻占贵阳之后,立刻宣布改旗易帜,重归大明麾下。
曲阜那边死不死的没关系,关键是他孔大人不能死啊!
只要他孔庆鍸不出事,曲阜孔家就算被灭门了,衍圣公的统绪一样能传承下去。
至于贵州巡抚蒋霨远,这厮乃是汉军镶蓝旗,相比于满洲八旗,汉军八旗那就是妥妥地铁杆汉奸。
杨岳斌光复贵阳的第二天,就将蒋霨远在贵阳府最热闹的地方,明正典刑。
一刀砍下去,整个贵阳的大小官员们,一个个惊慌失色,手足无措。
当杨岳斌和鲍超祭奠完朱文泰不久,朱元鸿的第二封信又送到了。
这封信的内容,只提到了两件事。
一件是两月之内光复云南/贵州。
另一件则是如何解决土司的问题。
贵阳府,昔日的贵州巡抚衙门,成了平南大将军府。
李世贤和陆顺德这两位年轻小将,正坐在左右两把椅子上,看着杨岳斌。
“世贤,顺德。”
“大将军。”
“如何光复贵州,你们俩是怎么想的?”
杨岳斌清楚,朱元鸿对于李世贤和陆顺德这两个年轻人,还是很看重的,而杨岳斌自己也乐的顺手推舟,给这两个年轻将领更多的机会。
作为原时空之中,太平天国后期五军主将之一,李世贤能够一手撑起浙江大局,足以见得此人的本事不小。
也的确,李世贤在那个时候,可能是李秀成、陈玉成之下,太平天国第三号能打的将领。
侍王的名号,可不是糊弄人的。
而此时在平南大将军府之中,李世贤面对着杨岳斌的问号,思索一番之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大将军,贵州多山,而且土司势力也不容小觑,如果我们一座城,一座城打过去,两个月之内要想光复贵州,恐怕难度很大。”
杨岳斌微微颔首,看向李世贤的目光中多了一丝鼓励。
“世贤,你继续说。”
“末将认为,应当让绿营去打绿营,贵州三万多绿营兵,刨除吃空饷的问题,怎么也能剩一万,不妨先攻取一座城,再让绿营做前锋。”
“那土司的问题,你有没有想过该怎么解决?”
“这...”李世贤顿时有些语塞,旋即他有些惭愧的说道。
“大将军,末将一时之间也未想到良策,请大将军示下。”
反清1850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