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到身后的动静,朱元鸿转过头来,微微一笑道。
“长夜漫漫,季高兄莫非也无心睡眠,既如此不妨坐下来,你我借着月色,品酒论道一番如何?”
“朱军门相邀,季高岂敢不从。”
左宗棠深吸一口气,迈动步伐,坐在了朱元鸿对面的小凳子上。
“军门想品酒论道,不知想从何处谈起?”
“季高兄斑斑大才,元鸿一向钦佩不已,今日有一句话,想请教季高兄。”
“不敢,请军门直言。”
“季高兄以为这大清朝如何?”
左宗棠没想到,朱元鸿上来就是直接开门见山,连一点委婉的话都没有,这让他竟然有些不适应。
只是朱元鸿既然问了,以左宗棠的性格,他自然不会逃避。
“虽为异族入主中原,但遵圣道,习圣学,开科举,习华夏礼仪,所谓入夷则夷,入夏则夏,两百年来已与汉人王朝无异。”
“入夷则夷,入夏则夏。”朱元鸿嗤笑一声,随后闭目沉思,过了片刻他这才说道。
“此话应当出自韩文公之作,只可惜被许衡这种文人败类断章取义,季高兄大才,不会不知道韩文公原作吧?”
左季高沉默了,他的骄傲不允许他做出这种事来。
因为韩愈的原话很明确,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眼见左季高不说话,朱元鸿继续说道。
“至于习华夏礼仪,旗人有自己的文字、习俗,两百年来他们可曾放弃过?中枢六部各置满汉尚书,为的是什么?季高兄如此大才,不会连这点都看不出来吧?”
左宗棠全是彻底看出来了,朱元鸿一口一个季高兄大才,看似捧他,实则暗藏机锋。
如果换做旁人,可以弄虚作假,装聋作哑,但是左宗棠不行,因为他这个人太骄傲了。
如果今日不是朱元鸿问出来,左宗棠或许还可以掩耳盗铃下去。
但是朱元鸿说了,如果左宗棠还选择充耳不闻,他都能想象得到接下来朱元鸿会说什么样的话。
他左季高绝不允许有人在学识上面质疑自己。
只是朱元鸿的话左宗棠虽然不好反驳,但是并不意味着他没有别的办法。
只见左宗棠喝了一杯酒,问道。
“朱军门今日这些话,不知林公可否知晓?”
“老师已进四川,他老人家可没有季高兄的运道。”
“如此说来,左某似乎还得感谢朱军门,只是左某不知,朱军门今日说这些,又有何用?”
“元鸿早已说了,不想季高兄良玉蒙尘,所托非人罢了。”
左宗棠闻言哈哈大笑,他自斟自饮,随即静静盯着朱元鸿问道。
“如今乱世,朱军门不想左某明珠蒙尘,那不如朱军门教教我,该去投谁?大清是异族,长毛的做法,左某更是不敢苟同,还是说你朱元鸿也要反?”
对于左宗棠的话,朱元鸿没有接下去,反而说起了另一个问题。
“元鸿一直以来都有一个疑惑,想请季高兄解惑。”
“朱大人才是真正的大才,季高不敢妄言,只是朱军门若有疑惑,但说无妨,季高不才,也能谈论一二。”
“遍诸二十四史,可有一朝一代,如大清一般,起义频发,动辄牵连数省,数量多如牛毛。”
拿明朝相比,明朝的农民起义也不少,但是动辄席卷数省的起义,主要还是集中在万历、天启、崇祯等朝。
可是大清从入关的顺治开始,一直到道光朝,光是大起义就有104起。
1836-1855年,短短二十年时间,民变就有1179次,简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朱大人,你说再多,左某只问你一句,当今天下除了大清和长毛,还有谁能投,你朱元鸿莫非也要反清?”
说到这里,左宗棠哈哈大笑:“朱军门,不是左某贬低你,你身为大清臣子,聚众反清,又有谁会附从你?难不成凭着你姓朱?”
反清1850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