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人设又保住了。
想到这里,曾国藩顿时嚎啕大哭,来到他父亲面前,双膝跪地,不停地叩拜道。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如今长毛大乱未平,皇上殷殷期盼,孩儿岂能为一己之私,舍大家而顾小家?为国家计,孩儿只能不孝,望父亲大人成全。”
曾麟书抚摸着曾国藩的脑袋,哽咽道。
“我儿尽忠报国,即使你母亲在九泉之下知道了,想必也能含笑九泉,忠孝难两全,儿啊!为了皇上,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为父不怪你。”
在场的其他人,像朱孙贻和罗泽南都在感慨,曾国藩大人实在是天底下一等一的忠臣。
老母病逝,却依旧担起国家大事,这样的臣子,不是大清的楷模,那还有谁能是?
这两人打定主意,要把曾国藩的事迹好好宣传一遍,让世人都知道,曾大人是何等的忠心为国?
那朱元鸿即使手握数万大军,又能如何?
无非又是一个不知忠孝廉耻的武夫罢了,只有士大夫们才是这大清朝真正的支柱。
曾国藩没想到,他这一出戏竟然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而他在收到圣旨以后,很快又将精力投入到了接下来的公务之中。
朱元鸿这次在湘乡收拢了一万两千流民,这给了曾国藩巨大的打击。
原本这一万两千流民,他最起码能从中选出四五千青壮,再辅以其他人,那他这第一支兵,就算搭起来了。
可是现如今,什么都没有了。
曾国藩只能想着下一步该如何去做。
他已经确定了,这支兵的正式名称就叫做“湘军”。
以营为基干,每营五百战兵外加一百八十辅兵。
初期先招募五个营,组成一个大营,而且这个大营的主将人选,曾国藩也想好了。
就是他的九弟曾国荃。
如此一来兵额为三千四百人,而接下来所需的粮草、军饷、营盘、兵器,这些都将成为一个个重要的问题。
首先第一个,兵从哪里来?
曾国藩已经考虑清楚了,他这一次招募的兵,都要选择农民出身,曾剃头觉得农民出身的兵,最是吃苦耐劳,而且也最听话。
或许一开始不行,但是只要打过几仗,他们很快就能成为合格的兵勇。
只不过想招募农民,那就免不了要和八家乡绅打交道。
他们每家的佃户数量都不少,而且日后湘军的粮饷也离不开他们。
曾国藩将自己的思路理清之后,立刻找上了朱孙贻。
他开门见山,希望朱孙贻能够协助自己办好团练。
对于这一点朱孙贻自然不会拒绝,可是当曾国藩提出和八家乡绅会面,聊聊兵源、粮饷的问题时。
朱孙贻愣住了。
“曾大人,不是下官不帮你,只是前番八家乡绅被朱军门掏了不少钱,如今再想让他们掏钱,恐怕难上加难啊!”
曾国藩长叹一声,随即说道。
“本官又何尝不知,只是此番我已有全盘的把握,只要朱大人能将各家乡绅召齐,剩下的自有本官解决。”
“曾大人既然这么说,那下官再推辞就有些不合适了。”
朱孙贻其实也想和曾国藩绑在一起,不管怎么说,曾国藩那也是一品大员,和他一比就是一个天一个地。
既然曾国藩有信心解决,那他也乐的做一个顺水人情。
当即朱孙贻出了县衙,亲自跑了一趟八家乡绅,等他将八家乡绅召齐后,已到了晚上。
县衙后厅中,摆了一桌颇为丰盛的宴席,朱孙贻和八家乡绅看到这一桌,颇有些好奇。
而这时曾国藩的声音,在一旁响起。
“前番多亏各位相助,国藩这才逃出生天,这次借朱大人的宝地,宴请诸位,以表谢意,朱大人你不会怪本官喧宾夺主吧?”
“曾部堂言重了,曾部堂能用得上县衙,是看得起下官,下官岂有怪罪之理?”
“国藩为官不贪不贿,这宴席就委屈诸位了。”
反清1850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