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霸听完这句话以后,双目圆睁,仿佛是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他在寺庙里当和尚的时候,教他武艺的老和尚,平日里没少在他耳边说起关于前明的英雄事迹。
所以陈天霸知道徐达、戚继光,也知道李晋王、国姓爷,在他心目中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豪杰。
当陈天霸听到朱元鸿的话后,他立刻就明白这句话里面,暗藏了一些别的东西。
他一脸兴奋的低声问道。
“朱大帅,真的姓朱?”
朱元鸿微微颔首,而陈天霸的脸上,一股更为激动的神色浮现上来。
“朱大帅是哪一支?”
朱元鸿用手指蘸水,在桌面上写下了“永历”两个大字。
陈天霸低声说道。
“朱大帅,永历帝果真有后人传下,不是说?”
“陈首领知道这些事?”
“嘿嘿嘿,都是寺里的师父们说的,听久了自然就记下了。”
在大清朝,有不少的寺庙里面都暗藏着反清武装,甚至一些寺庙中就有朱家后人存在。
看来陈天霸待的这个寺庙,也有些东西。
“陈首领,不知是哪家寺庙?”
陈天霸脸色瞬间变得有些黯淡,低沉的声音响起。
“十年前庙就没了,老师父圆寂之后,我就带着几个师兄弟下了山。”
“唉!造化弄人啊!”
“朱大帅,你还没告诉陈某,你真是永历帝这一支?”
“永历帝长子便是朱某的先祖,先祖大名上慈下爝。”
陈天霸仰头想了想,庙里的老师父的确说过,永历皇帝有一个长子,名叫朱慈爝。
只是这位太子在永历帝逃出肇庆时,失散了。
如今看来,失落民间并非坏事,反而留有后人。
陈天霸腾的一下站起身,绕过桌子,来到朱元鸿面前单膝跪下道。
“陈天霸,见过朱殿下。”
“陈首领,何必如此见外?快快请起。”
“殿下有所不知,某家昔日学艺的寺庙,庙中的老师父便是朱家后裔。”
“喔?不知是哪一支?”
“吉王之后,恩师俗家名字便是朱仲柘。”
吉王,明英宗朱祁镇第七子朱见浚便被封为吉王,藩地便在长沙。
从朱家谱系上来说,这个朱仲柘和朱元鸿都属于太宗一系。
只不过一个是宪宗留下来的后人,一个是吉王朱见浚之后。
而且从族谱上来判断,朱仲柘还是朱元鸿的叔伯辈,和他爹朱文泰一个辈分。
朱元鸿连忙将陈天霸扶起,笑着说道。
“未曾想和陈兄竟有如此缘分,令师按照辈分来说,还是元鸿的叔伯,只是好不容易知晓一位朱家后人的下落,却不曾想已逝去多年,令人扼腕叹息啊!”
“殿下莫要感怀,恩师生前唯一的夙愿便是反清复明,只是我们势单力薄,难成气候,不过恩师临终前,曾给了一本名册。”
“什么名册?”
“朱家在四川、贵州、湖北、湖南四省,二十六座寺庙的名称。”
陈天霸的话,朱元鸿哪里还会不懂,这二十六座寺庙,都是朱家子孙活动的地方。
而这股潜藏的势力,是完全可以为朱元鸿所用的。
朱元鸿一脸笑容的问道。
“陈兄,不知这名册?”
“就在我山寨之中,这么多年了,我是一个朱家人都没遇到过,今日好不容易得见殿下,自然要将名册奉上。”
“好好好,陈兄有此心,元鸿感激不尽,不过话归正题,陈兄这回可愿跟着我走?”
陈天霸闻言,咧嘴一笑。
“殿下不嫌弃我,某家此生誓死追随殿下,驱逐鞑虏,反清复明。”
朱元鸿一脸欣慰的拍了拍陈天霸粗壮的臂膊。
什么叫仁人志士,陈天霸就是最好的写照。
不是大明太好,而是大清太不做人,以致于明亡之后两百年,还有人念念不忘大明。
反清1850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