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开国至今,从未有过省城被乱贼攻下的时候,朕无颜面对列祖列宗,朕愧对先帝。”
“你们呢?你们是大清朝王公大臣,满朝朱紫,可有一人能为朕分忧?你们拿着朕给的俸禄,却让朕在这乾清宫里如坐针毡。”
咸丰大发雷霆,可大清朝的权贵们,这时一个个低着头,当起了缩头乌龟。
看着这群王公大臣,咸丰就气不打一处来,好在他还有人可用。
“肃顺,你说该怎么办?”
所谓国难思良将,在这种时候,所有人都知道,肃顺的崛起已经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其他人拿不出来主意,只有肃顺,肃顺说出来的话,别管怎么样,最起码他能给咸丰一个交代。
所以遇到事情,咸丰自然就想到了肃顺。
此时乾清宫之内,诸位王公大臣,都想听听肃顺还能说出什么来,看看他这个时候,还能不能继续行下去。
肃顺没有让王公大臣们失望,他的第一句话,不仅震惊了各位权贵,就连咸丰都皱起了眉头。
“奴才请皇上收回旨意,丢失长沙,罪不在骆秉章。”
“肃顺,你是什么意思,你是觉得朕不分青红,不明是非?”
“皇上,绿营上下一片糜烂,据奴才所知,长沙守军不过五千之数,如何能挡得住数万长毛贼?且骆秉章的折子上说的很清楚,长毛贼利用大炮攻城,长沙丢失,实非骆秉章之过。”
这时王公大臣中,一道年轻的声音响了起来。
“肃学士如何知晓,那骆秉章的折子中说的就是实情呢?”
诸王大臣,顺着声音看过去,瞬间恍然大悟。
说话的这位,地位很是尊崇,他是宣宗成皇帝第六子,咸丰的亲弟弟。
恭亲王爱新觉罗·奕訢。
这位年轻的宗室亲王,一向自视甚高,对于肃顺的出头,奕訢的心里是不服气的。
“王爷所言甚是,骆秉章的折子可能并非实情,但是我们不能查都不查,就问罪于他,督抚是封疆大吏,剿灭长毛贼,离不开他们。”
奕訢还想说什么,不过这时候咸丰打断了他。
“肃顺,你的谏言朕心里清楚了,朕现在来问你,如何剿除长毛乱贼,你心中可有成策?”
“皇上,奴才还是那句话。”
“哪句?”咸丰眉头一挑。
“绿营不堪重用,择一汉人良臣,督练新军。”
“哗啦”一下,乾清宫里瞬间炸开了锅,几位亲王立刻就要站出来怒斥肃顺。
只是这次咸丰变聪明了,他已经不想在这件事上继续纠缠下去了,肃顺敢提出这个建议,那就说明他心里一定有人选。
咸丰皇帝想听听,这个人到底是谁。
于是还没等到宗室亲王们开口,咸丰先问话了。
“肃顺,你既然一再提到择汉人良臣,督练新军,那朕问你,你心中可有人选。”
肃顺听完咸丰的话,抬起头,挺着胸膛,在乾清宫里,环视了一周。
王公大臣们都被他这个动作,搞得有点不知所措。
“启奏皇上,奴才心中已有人选。”
“何人?”
“刑部右侍郎,曾国藩。”
刑部右侍郎,这是正二品的官员,是有资格出现在今天的乾清宫之内。
而曾国藩此时也的确就在宫里,当他听到肃顺的话,忍不住眨了眨自己的三角眼。
督练新军?可是我不会打仗啊!
“肃顺,你简直是荒唐,曾国藩不过是一个文人,古往今来岂有文人带兵的道理?皇上,臣觉得,若是督练新军,科尔沁扎萨克多罗郡王僧格林沁,是最合适的大臣。”
说话的依然还是惠亲王绵愉,乾清宫里一时间陷入了沉默,所有人都在盯着咸丰。
反清1850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