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点上似乎又能和曾国藩日后的行为,有着很大的联系。
咸丰看着曾国藩,心中本能地一阵不喜,这个人看着太凶了,他不像是一个人,倒像是一只猛兽。
这种人真的能用吗?
咸丰心里一阵嘀咕,可是肃顺既然已经推举了曾国藩,那咸丰不管怎么说,都得问一问曾国藩的想法。
“曾国藩。”
曾国藩从群臣之中,出班答对。
“臣在。”
“朕来问你,若是由你督练新军,兵如何选?军如何治?”
曾国藩是个城府极深的人,之前肃顺保举他时,他还有些措手不及,可是这个时候曾国藩已经反应过来。
对于咸丰的问话,曾国藩本能地感觉到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他如今是刑部右侍郎,位居二品。
只是按照如今官场的形势,他想再进一步,不知道要熬多久。
而自古以来,打仗就是升官发财最简单的渠道,没有之一。
如果这个督练新兵的任务交给他,到时候只要剿除长毛贼,他曾涤生还怕不能登临宰辅、位极人臣吗?
这旷世的勋业摆在面前,曾国藩又不是圣人,他怎么可能不动心?
既然这是一个机会,那就得好好把握住,于是曾国藩打好腹稿,沉吟片刻之后,对着咸丰说道。
“皇上,臣以为新兵当选农子,农家子弟素来吃苦耐劳,长毛贼乱,非百战不能定,故兵将当锲而不舍,九死不悔。”
“兵事乃极质之事,当以忠君卫道为练兵之宗,仁义忠信为治军之本,用兵者必先自治,而后能制敌。”
忠君卫道,仁义忠信,曾国藩的话让咸丰的双眼越来越亮。
这种治军练兵的思路,是他以前听都没听过的。
只是在曾国藩说完之后,咸丰突然想到了一件事,三纲五常倍受儒家士人推崇,但是武将又怎会理解三纲五常之意?
只有文人,让文人去治军,带出来的兵必然是恪守纲常伦理,这样的兵能不能打先不说,最起码没有武夫拥兵自重的想法。
文人造反,十年不成,用文人去治军,又何须担心会反?
难怪肃顺这么用力保举曾国藩,看来此人的确是腹有乾坤,内藏锦绣。
“曾国藩,若是朕让你担任督练大臣,你可有信心平定长毛贼乱?”
“启奏皇上,臣是湖南人,长毛虽肆掠湖南,但我三湘之地敢战善战之士,不可胜数,臣回湖南选兵择将,调动地方,定能将长毛彻底歼灭。”
好好好,听了曾国藩的话,咸丰瞬间心花怒放,哪怕咸丰对这个人的面相心有不喜,可是他话说的好听啊!
咸丰就是这样一个人,你只要敢说,他就敢用,但前提是你最好能兑现,不然的话!
“明发上谕,调刑部右侍郎曾国藩任湖南团练大臣,领兵部尚书衔,督练新军,剿除长毛乱贼。”
“另任林则徐为钦差大臣,配合湖广总督程矞采,督办湖广军务,守住武昌,武昌若再有失,朕绝不轻饶。”
“调云南巡抚张亮基转任湘抚,原湖南巡抚骆秉章就地革职,等张亮基到任后,再移交巡抚官印,调于阵前听用。”
“原湖南提督余万清,临阵脱逃,弃长沙于不顾,此獠恶贯满盈,立即革职,着刑部问罪,至于湖南提督一职。”
说到这里,咸丰顿了顿,似乎是在整理措辞,又或是在想调谁去更合适。
蓦然间,咸丰突然想到了一个人。
“调广西提督朱元鸿,转任湖南提督,既然他已经进入湖南剿贼,那就告诉他,朕最后再给他一次机会,如果此番还不能剿灭长毛,那他就滚出军中吧!”
朱元鸿出广西的那天,就以广西提督的身份上了谢罪折,言称自己让长毛逃脱,罪该万死。
如今领兵追击长毛,定然在湖南境内,与长毛贼决战。
咸丰觉得如今曾国藩督练新军未成,湖南兵事恐怕一时半会儿还真离不开朱元鸿。
反清1850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