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坐落在洞庭湖边的小县城,因为日后出了一个名满天下的人物,而著称于世。
左宗棠,晚清四大名臣中唯一一个可以真正被称为名臣的人,哪怕是张之洞也不及他,更不用提曾李之流了。
此刻左宗棠的住处,柳庄之内,一片热闹的景象。
柳庄的下人们前一天就收到消息,说是今天柳庄之内,会来一个重要的客人。
只不过他们都不知道,这人究竟是谁。
左宗棠的书房之内,两个老者和左宗棠一起品茶论国事。
对于这两位,左宗棠很是佩服,和他们在一起,左骡子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事情。
“没想到连长沙都被攻了下来,可见此番长毛兵锋之利,实为大清数十年来所未有啊!”
“元翁,官逼民反罢了,但凡活的下去,谁愿意造反?”
左宗棠看着林则徐,吐露了出自己的心声,倒是让林则徐愣了一下。
不过很快林则徐苦笑着摇了摇头,这一年来收拢湖南流民,对于这位老大人而言,感慨良多。
湖南可不是陕西、云南,林则徐怎么也没想到,堪称富庶的湖南,民生竟然如此之艰难。
这大清朝,怎么搞成这个样子了?
对于左宗棠官逼民反的言论,林则徐没有反驳,因为在他看来,也的确是如此。
而这其实就是林左二人的局限性,他们没有意识到,根子其实并不在官员,而是出在了紫禁城里的那把龙椅之上。
三人之中,对于这种感悟最深的还是魏源,他了解西方,知道西方的一些情况,不过这话如果说出来,他怕把那两人吓的蹦起来。
做好自己的本职就行,这大清朝就继续烂下去吧!直到有一天,被人用一把火烧个精光。
不过他魏远达恐怕看不到这一天了吧!
“元翁,你那位学生从拜师至今,可一直没有来拜访你这位老师,这可有些不像话啊!”
“好你个季高,竟然拿老夫寻乐,元鸿在两广镇压乱军,还需要应对越南阮朝,他事务繁忙,老夫怎么忍心,让他跑一趟湘阴,就为了这什么拜师?”
林则徐是“经世派”的代表,提倡经世致用的思想,他一直信奉的都是与其空谈误国,不如做些实事。
在他看来,朱元鸿做的是正事,拜师反而成了虚礼。
“哈哈哈,元翁勿怪,只是元翁这个弟子的确是一个大才,连越南阮朝都被他打服了,自道光三十年英夷入侵至今,恐怕没有一人能御敌于国门之外了吧!”
左宗棠这番话,让林则徐的脸上黯然失色,鸦片战争是林则徐心中一个痛点,大清败的实在是太惨了。
想到这,林则徐的思绪仿佛回到了十一年前,想起了那位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
不过这时魏源的一番话,打断了他的思路。
“何止是道光三十年,上一次征讨安南,还得追溯到乾隆五十三年,两广总督孙士毅奉命带兵出镇南关,领兵八千出征安南。”
林则徐看了一眼魏源,对于这位老友,他的心里很复杂。
魏源自从来湖南后,一直都是安心做事,从来不肯多言。
他知道这位老友在想什么,别说是他,就算是林则徐自己,不也是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吗?
“远达公博闻强识,季高深感钦佩,如此说来,我倒还真想见识见识这位朱军门,看看两广第一名将是何等的风采。”
“元鸿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能到了,季高你这次可以好好见见,老夫也得想想,该给元鸿取个什么字。”
书房之内,一时之间竟然陷入了沉默之中。
忽然一个三十岁不到的年轻人,推开书房的门,走了进来。
“老师,元鸿师弟到了。”
说话的这位,是林则徐的一个弟子,湖南长沙人氏,出身官绅家庭,大名童清无。
林则徐闻言双眼微亮,从椅子上站起来。
他也要见见这个素未谋面的学生。
反清1850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