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国这个“高考即生死”的战场上,梅山中学早已成了笑柄,一个被人嗤之以鼻的传奇——用来制造低分的机器。它不只是一所三流学校,而是三流中的顶流,低分界的头号种子选手!全校平均分赫然是——36分!你没听错,36!有时连校长看着这数据都忍不住捂脸:“还有救吗?”
老师们早已心如死灰,对满试卷的红叉子麻木不仁。只要卷子上哪个学生的分数一旦四舍五入能破60,那简直就是奇迹再现。某次,老刘老师瞥见一张考卷的分数是61分,差点激动得当场谢天谢地:“孩子!你这是上天派来拯救我们的高分之光啊!”
而作为三流中的“扛把子”,梅山中学的处境堪称风雨飘摇。如今,这所学校不但在教育界“出名”,在经济上也出事了——负债4800万元!是的,接近五千万的巨债,如同一柄悬在校长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一刀斩下,让学校彻底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每一分钱的流出都像是在榨干学校最后的血汗,连电费都得东拼西凑。
别提教学楼了,年久失修的楼房看上去仿佛一阵风就能把它吹倒,桌椅早就破烂得让人怀疑它们还能撑几节课。至于图书馆……那里的书籍早已泛黄、发霉,甚至翻页时还能听到“嘎吱”一声,就像它们也在抱怨:“我太老了,别再碰我了!”
债务问题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危机,深藏在梅山中学那无底洞般的教学质量和生源困境里。别提及格线了,36分成了这个学校的专属数字,就像它们的命运被这尴尬的低分诅咒了。无论怎么努力,分数就是动也不动,连及格线的影子都看不见。学生的成绩像是被粘在了36分以下,仿佛这就是他们的“命中注定”。
至于老师们的教学,那更是无聊到让空气都打哈欠。年复一年,他们用那些一成不变的老方法,一遍遍重复着古老的知识点,就像机械齿轮般转动着。说白了,教学楼里的墙皮脱落得比他们的激情还慢。课堂上,学生们的表现堪称末日废墟,一个个像瘫软在椅子上的咸鱼,对书本和黑板的厌倦仿佛写在脸上:“学习?我放弃了。”
课堂纪律?那是个笑话。每节课上,老师的声音就像背景音,学生们要么在玩手机,要么发呆神游,仿佛他们身处的不是教室,而是某个与学习无关的平行宇宙。至于考试,结果自然是惨不忍睹,红叉子多得比商场大甩卖的标价还夸张。老师们偶尔会感到一丝内疚,但那点微薄的愧疚感,面对着4800万的巨额债务和一群对学习彻底绝望的学生,也只不过是杯水车薪——无力回天。
更糟糕的是,梅山中学的招生简直可以用“灭绝式下滑”来形容。每年新生入学的场景,仿佛就像一场寂静的荒漠之旅——人烟稀少。在这个竞争激烈、教育资源疯狂厮杀的社会里,家长们恨不得把孩子送进重点学校的怀抱,而梅山中学?抱歉,已经沦为了“无人问津”的弃儿。
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多家长拼了命地把孩子往私立名校、公立重点中学里塞,仿佛这些学校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钥匙。至于梅山中学?就像个被遗忘的古董,失去了最后一点吸引力。每年招生简章发出去,能收到的报名表少得可怜。甚至有家长宁愿把孩子送到几十公里外的学校,也绝不愿让他们踏进这座“出不了高分”的校园一步。这个地方的臭名已经传遍了大街小巷,连招生办公室的灯泡都显得格外黯淡。
生源减少、学生素质堪忧、教师士气低落,再加上那压得人喘不过气的4800万元巨债,梅山中学简直就是一艘到处是窟窿的破船,随时可能一头栽进海底。在这样的绝境下,学校的管理层每天都像热锅上的蚂蚁,焦虑得恨不得把自己烧糊。校长办公室的灯泡天天加班亮着,里面的讨论更是充满了末日氛围,围绕的话题无非是“破产”、“重组”、“倒闭”,就像是一场没有尽头的葬礼。
梅山中学逆袭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