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李白腌制下酒菜,李白的下酒菜

发布:小编

壹 古时调味靠盐和梅子

在我国历史上,盐一直都不简单,一直都具有很高的象征意义。

上古时调味品很简单,主要靠盐(咸)和梅子(酸)。在醋发明之前,酸味要靠梅子来调。就像现在西餐用柠檬汁一样。故《尚书》称:“若作和羹,尔唯盐梅。”据说,商代殷高宗命傅说为相时就拿盐和梅这两种东西比喻贤相的重要。

于是,就常常用盐梅来比喻宰辅大臣。

白居易有赋云:“及帝贊位之二纪兮,命离与郑为盐梅。”

小说《李自成》中,崇祯皇帝任命杨嗣昌为督师辅臣出京“剿贼”时,赠一首七绝诗,首句就是“盐梅今去作干城”。

杨嗣昌的督师行辕门外挂两面杏黄大旗,一面是“盐梅上将”,一面是“三军司命”。

在古代,盐一直都比较缺乏,一直很珍贵。翻开史书,“民皆淡食”比比皆是。所以盐一直是国家专卖,是税收的重中之重。

看看《儒林外史》你就会知道,那些盐商是何等的富甲天下,而管盐的官职官员又是何等的炙手可热。而贩私盐是杀头的罪。

贰 英语薪水是由盐转化来的

在外国,盐这个词也非常厉害,绝不亚于中国。

盐的珍贵,从这些英语单词中就能看出,薪水salary就是由盐salt转化来的。

据说,古罗马军队发工资时士兵就会说:“嗨,买盐的钱来了!”又说因为盐很贵重,所以古罗马军队还发一点盐当做军饷。

英语“自食其力”是earn one’s salt,“称职、胜任”是be worth one’s salt,在某人处做客受款待是eat somebody’s salt,盐厉害吧?

更绝的是在那时的宴席上,上席是离盐瓶最近的席位——above the salt,下席则距盐瓶较远——below the salt。打翻盐瓶子——spill salt就是不吉利。salutary则是“有益身心的”。

李白《梁园吟》有这样的诗句:“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事高洁……”登高楼饮美酒,李白的两个佐酒菜,一个是杨梅,一个是盐。

有人会说:“怎么盐也是下酒菜?是不是搞错了?这里的盐肯定不是盐,而是代表着什么。”

“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用了“盐梅”这个典故,而“持盐把酒但饮之”用了南北朝时北魏明元帝拓跋嗣与崔浩对话中“盐酒”的典故。

是耶非耶?事实上,这个盐还真可能就是盐。

叁 老百姓吃盐不容易

在某种特定的场合,盐的价格是逆天的。《梵天庐丛录》云:“清代新年朝贺,每赐群臣吃肉,其间不杂他味,煮极烂,切为大脔,臣下拜受,礼至重也,乃满洲皆尚此俗。”

这种庄严隆重的场合,皇上赐你一点盐也不放的大块水煮白肉,要你当场吃下,你吃还是不吃?

但大臣们脱离原生态的生活已久,吃不下去怎么办?只有提前贿赂太监,送三十两银子,太监偷偷地在白肉两边抹点盐,你就能吃下去了。

三十两银子是个怎么的概念呢?老舍《正红旗下》说,他父亲是八旗旗兵,吃“铁杆庄稼”的,一个月领饷银三两多,要养活一大家人。

近代很多老百姓吃盐还是不容易的,据笔者岳父讲,他小时生活的甘肃永靖县乡下,吃的盐是从盐碱地刮来的碱土,清洗沉淀后聊充咸盐。

家父是甘肃礼县人,礼县盐关镇是有名的产盐地,出产井盐,杜甫有诗记叙过。家父说,他们小时候吃盐只是饭桌中间有个盐罐,内盛盐水,吃饭时蘸一蘸而已。

柳青《创业史》讲梁生宝第一次创业时,“为了少拉些账债,这家人狠住心一年没吃盐,没点灯……”柳青真是个了不起的作家,再看看这段描写:“梁大老汉慷慨地给黑马灌鸡蛋和白糖,而他一辈子也没尝过糖什么味道,他想大约和盐差不多。”

不知你是怎么个感觉,反正我第一次读到时如遭雷击!

现在回到开头,李白诗里的盐就是盐,不是典故,如果李白这样用典就不是李白了。

鲜红的杨梅蘸上雪白的吴盐,边吃边痛饮美酒,多么醉人的画面啊。

大家都在看

查看更多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