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点亮中华文明标识

发布:小编

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每年清明时节,当人们来到桥山脚下,一种强烈的认同感,会在这片土地上产生出一种精神力量,将一个民族牢牢地团结在一起,走过千年。经过持续不断的环境优化和园区建设,黄帝陵文化园区展示文明脉络,解读中华文明历程,服务海内外游客的功能日渐完善。

形成“陵、城、山”一体遗产景观

3月30日下午,见到黄陵县城乡规划服务中心主任刘晓东时,这位陕北汉子略显疲惫,在直奔主题的介绍中记者了解到,连日来,这位负责整个县城和黄帝陵文化园区规划的领导正在和多个单位抓紧黄帝陵文化园区道路交通规划,大纲完成的日子就在3月底,熬夜成了他的工作常态。

制约黄陵县发展的主要瓶颈无疑是交通问题,从高速路下来前往黄帝陵,县城是必经之路,依山而建的弯曲道路小节日小堵,大节日大堵,每年清明节前后道路上水泄不通,不仅严重影响外来宾客的旅途感受,对于城区的百姓生活也造成困扰。

修建一条直通黄帝陵的道路,成为黄帝陵文化园区建设发展最为重要的工作。

目前,好消息不断传来,327县道有望于年内通车。前往园区采访的路上,记者远远看到各种大型工程机械正在繁忙的工作。让刘晓东辛劳奔波的黄帝陵文化园区道路建设完成后,前往黄帝陵的道路将畅通无阻。

好消息不止一个。从2018年开始,黄陵县持续投入20亿元,县城1/3的人口为支持黄帝陵文化园区建设,离开世代居住的家园,乔迁新区。经过大面积绿化和道路优化,黄帝陵文化园区庄严、优美、肃穆的整体风貌正在日益呈现。

从20世纪90年代重新规划整修黄帝陵开始,历任各级领导对黄帝陵整体风貌的营造都倾注着心血。1993年由陕西省人民政府、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审定批准《整修黄帝陵规划大纲》。按《大纲》要求,黄陵县先后实施了一、二期黄帝陵整修工程,内容涉及陵寝的保护、祭祀大殿、陵道以及门户区的建设等重要方面。

2011年7月6日,省政府第11次常务会议批准《黄帝文化园区总体规划(2011—2030)》实施。规划范围北起孟家塬,东至刘家川以东的东山岭岭脊,南至汉代周家洼遗址和广播电视塔,西至老虎尾巴村,总面积约24平方公里。空间结构为“一轴、一河、一环、八区”。“一轴”是黄帝文化旅游展示核心轴线——轩辕大道,“一河”是穿过园区的沮河及其两岸开放空间,“一环”是“陵、城、山一体”的遗产景观环境,“八区”包括黄帝陵祭祀片区、文化园旅游服务片区、古城历史文化旅游服务片区、东湾景区、城市生活商业综合片区、西部门户片区和两个外围山体生态保护区。

黄帝陵文化园区将围绕“血脉之根”“文明之源”“精神之魂”3个维度阐释重大含义,由四海归宗、文明星空、东方史诗3个文化项目组团实现精准对位并落地成真。黄帝陵作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黄帝陵文化园区建设的逐步实施将有力提升其圣地感。

打造“陵、庙、堂”三位一体园区

四大文明古国曾显赫一时,然而时至今日,唯有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继往开来,绵绵延续几千年,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在黄帝陵文物展室陈列的文物中,自新石器时期的陶器到清代木质佛造像,见证着中华文明持续绵延。黄帝陵景区管理局文物科的工作人员默默地守护着这些历史鉴证。3月29日子夜时分,见到值守一线的黄帝陵景区管理局文物科科长兰景明时,记者被墙上挂满的不同年度文物工作先进科室的牌匾吸引。兰景明话不多,谈及他所负责保管的文物却如数家珍,滔滔不绝。轩辕庙的文物展室并不起眼,展室内陈列的文物却在诉说着历史的演进脉络。

桥山脚下,中华始祖堂的讲解员朱媛媛每天都要把讲解词重新梳理一遍。马上就到清明节了,前来参观的游客越来越多,她得保证讲解的质量和效果,因为这里是更多人了解黄帝文化的窗口。中华始祖堂是黄帝陵文化园区启动实施的首个单体项目,也成了黄陵一处不断升温的文化地标。中华始祖堂的文化展示加深了人们对黄帝的了解,人们在寻根的同时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也更凸显出谒祖的庄重与意义。

中华始祖堂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背靠桥山,南临印池,处于“负山抱水”格局之中,与黄帝陵、轩辕庙共同组成“陵、庙、堂”三位一体的黄帝陵文化园区地景文化。

一山翠柏守根脉

清明节临近,黄帝陵再次成为海内外华人聚焦的热点。时隔两年,记者再次踏上这片圣土,山上山花烂漫,山下的县城和黄帝陵文化园区百花争艳,通往黄帝陵的道路两侧旌旗猎猎。在轩辕庙、在黄帝陵、在中华始祖堂前拜谒先祖,感受中华文化的海内外华夏儿女明显多了起来。站在桥山之巅远观,已经是满眼翠绿。在周围四座山脉的环绕之中,黄帝陵文化园区核心区显得静逸而庄严。

如今,越来越多的华夏儿女前来拜谒先祖,感受中华文化。在黄陵县采访,记者看到了四海同心的建设成果,感受到了黄陵人守土有责、踏实苦干的默默奉献精神。

目前,黄陵县县城3万居民中的1万人已经迁出老城区,为黄帝陵文化园区建设腾出发展空间,黄帝陵文化园区整体规划正在加紧修订,核心区内绿植遍布,新种植柏树10万余棵,区域内新增道路、山上山下多个停车场及文化展示等服务设施使黄帝陵文化园区接待能力数倍提升。

今年底,直通黄帝陵文化园区的道路将通车,困扰多年的逢节必堵交通卡脖子问题将得到根本解决。随着24平方公里黄帝陵文化园区建设的逐步展开,这里将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此感知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魅力。

大家都在看

查看更多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