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话浅说|“小称呼”背后“大乾坤”
发布:小编

记不清是哪位有心人说过这么一句话:从子女对父母的称呼可以看出两代人的亲密指数,比如“爸”肯定就不如“爸爸”叫得亲切爱得厚实。
这话让我惭愧万分。
扪心自问,儿子对我的称呼似乎比较随意,他当然是叫过我“爸爸”的,但似乎次数不多,时间大约也只停留在婴儿车和摇篮里。更多的时候就简单一个字,这个字有时候叫出来很短,没有尾巴,像石头蛋子落在地板上——“爸!”干巴,空洞,生涩甚至完全是敷衍,似乎必须履行的某种程序;但有时候叫得温润柔和,不光拖着长长的话音,这拖长的话音里似乎还自带抑扬顿挫。
除了这两个称呼,他有时候也叫我“老爸”,这称呼当面叫我倒不多,只是在他与他妈的闲聊中,有几次听他这么称呼。和“老爸”类似的还有“老爹”——我不知道他怎么会想起这个称呼,因为两边的家族并没有谁如此称呼过,大概他觉得好玩吧,越是没人叫过的叫起来更有趣儿,好比老一辈把粪便称为“粑粑”。
随意便随意呗,不论是叫爸还是老爹,只要叫得舒心,温暖和喜欢并不在于字眼,再说了人家并没有直呼名字,更没放肆到拍着肩膀“哥俩好”,记得人家汪曾祺曾写过一篇文章,名字就叫《多年父子成兄弟》?

突然想起他小学二三年级的事儿了。我和同事老黄在校内假山前坐着闲聊,放了学的儿子和小伙伴打闹追逐。
“老王,老王!”跑在后面的小家伙气喘吁吁。
我和老黄对望一眼,旋及明白过来,老黄不由地拍着我的大腿,笑得弯下了腰。
人家叫的“老王”分明不是我,是我儿子,不到十周岁的儿子。叫“老王”的小家伙正是小黄,人家也应该是“老黄”了。
当爹的还不到四十,称一句“老王”都觉得不好意思。眼前这群牙齿还没有换完的八九岁孩子,竟然混上了“老王”“老黄”的称呼。
“走,咱也回家,你家‘老王’都放学了。”
“走吧,老黄,你家‘老黄’估计也饿了。”
在我们乡村老家,当儿女的称呼自己的父亲一律叫“大大”。只是不同的人叫出来的调儿不同,有的是第一个字眼拖得长,后一个似乎只是个缀儿,轻轻一带就煞了尾,而有的则相反,第一个倒像过门,全部的重音落在了第二个字上。不同的叫法音调也有所不同,第一种叫法前一个字儿音调上扬,后字是轻声;第二种呢,前一字虽然上扬却极短,第二个字儿读成去声音却又拖得很长。也有极少几家孩子叫“爹”的,没有任何一家孩子叫“爸爸”。“爸爸”这个词儿似乎专属于城市,如果村里哪家的孩子称呼“爸爸”一定会招来全村人嘲笑,羊群里跑出头驴来硬充大个儿。
儿时的玩伴中有一个是邻居家亲戚,他是新汶矿上的孩子,不知什么原因长期寄养在亲戚家,我们天天野在一起。他就称呼自己的父亲叫“爸爸”,我们便嘲笑他,羞他,连“大大”也不让他叫,非要让他改称“爹”。他当然不乐意,急得大叫:“我没爹,没爹!”
各地的方言是挺有意思的,有些方言到现在字典里也找不到对应的字儿,所以只能用拼音代替,比如对母亲的称呼,我们叫“nia”,字典里查不到,但叫这个称呼的地方肯定不少。我曾经认真地琢磨过这个问题,觉得这个音很可能就是“娘”的变音,类似的例子应该不少,再比如两口子被称为“gongmei”,其实落到规范汉字上大概就是“公母”两个字,一公一母配成了对,可不就是两口子?再比如哪家养个下崽的老母猪,当地人没有哪一个称呼老母猪,都习惯称“laomei”,谁家养个“laomei”一窝下了七八个,那可能卖不少钱。
现在的夫妻称呼对方不同人可能有不同方式,性格不同,感情浓淡不一,对对方的称呼可能也就千差万别:心肝啦,宝贝啦一类已经太俗,亲爱的也因为网商“亲”的泛滥而变了味儿,爱时尚的年轻人可能花样翻新创造出不少新词儿。其实也不光现在的年轻人,那个最后被撵到台湾小岛去的蒋委员长和宋美龄,不就互称对方为“达令”么?而张贤亮笔下的马缨花称呼自己的爱人更带有西北女人的朴质与火热——狗狗,肉肉,我是你的狗狗,你是我的肉肉。

我和妻子认识三十多年了,结婚也已经接近三十年,她称呼我从来都是连名带姓一块叫,别说一个字儿的亲昵了,人家连两个字都没有叫过一次。从第一次认识打招呼到现在,每一次都是连名带姓三个字,包括谈恋爱亲密到如胶似漆的那一段儿,一直如此。我给她提过好几回意见,先是拐弯抹角,旁敲侧击暗示,最后是恼羞成怒直接投诉,然而,没有然而……
我父母那辈人称呼对方更是简单,简单得让我长时间以为全天下父母称呼对方只有这一种模式:不论在地里干农活还是家里做家务,一方要称呼另一方了:“哎——我说……”
“哎,我说……”不分男女,似乎这是一顶人人都适合戴的帽子,成了家,在对方面前,你就叫这个名字。
其实称呼可真不是小事儿,称呼不当闹笑话倒是小事,弄不好可能会惹出大乱子。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在红白喜事上因为称呼闹到掀桌子骂祖宗动家伙的岂不多的是?
进入职场就更要注意,该称呼官职的必须称呼官职,不论你觉得私底下两个人关系多么铁,也别管在酒场上勾肩搭背多么亲密,工作场所,你必须庄严郑重地称呼对方官职。
不要哥呀妹啊地叫,这是职场,必须规规矩矩称呼“主任”“校长”“局长”“书记”:这是尊重,是礼仪,更是职场最基本的常识。尤其对那些上了年纪刚刚戴上官帽的老伙计,你更必须牢记一件事,哪怕人家是只管三个人的副主任,哪怕你心里再不屑人家“虱子蛋大的官”,你应该而且必须称呼人家官职。
别那么舍不得给人家戴上帽子,该戴的帽子不戴,也别怪人家大方舍给你几双鞋子——说到底还是怪自己不成熟,不懂得职场的规矩。
带个“副”字叫起来别扭是吧,好办,只要不是太正式的场合,你完全可以把那个“副”字略去。也许有时会被对方严肃的纠正,但这副严肃的面孔背后已经藏下了对你的笑意。
壹点号 壹粉唐长老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百发生活】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大家都在看
汪精卫和精卫填海是什么关系
教育知识炎帝的小女儿女娃非常爱美,她喜欢穿一袭黑裙和一双红色的鞋,她喜欢每天头戴一个五彩斑斓的花环。一天她到海边玩。海水平静得像一面蓝色的镜子,海浪轻抚着沙滩,向远处望,海天一线之间,分不清哪里是蓝蓝的海、哪里是蓝蓝的天。女娃或是踢踢海浪,或是筑起一个小小的沙丘,或是拾起一个美丽的贝壳.
每年居然有13个情人节英文
教育知识一年有13个情人节。每月14号,都是情人节。1月14日记情人节(Diary Day):每年的1月14日。意思是一年才刚刚开始,情侣们可以互赠恋爱日记本,以此象征两人将携手走过未来一年;而对单身的人说,这个节日是鼓励对自己喜欢的人要有表白计划,并写在日记本里。不过,在网络化时代,真
复活节岛名字的由来
教育知识复活节岛的名字原来是这么来的!1772年4月,由荷兰探险家雅各布,罗文,率领着三艘战舰,在东南太平洋的狂风巨浪中,颠波了数月之久,暮色中他突然发现前方出现一个小岛在兴奋中,他们靠近了这个航海地图还没有标记的岛屿,然而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个小岛的四周竟然站立者,一排排黑压压
中国古代敬语谦词
教育知识图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中国自古就有重礼节的优良传统,在日常交往中,人们经常要借助谦词敬语来表示尊敬、礼貌、问候、祝颂等。准确得体地使用谦词敬语可以体现出一个人修养与品位,所以谦词敬语在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是不可或缺的。所谓谦词,就是表示谦虚的言辞。所谓敬词,是指
用了这么久才知道洗衣机这个功能
教育知识回忆一下,我这些年着实买了不少洗衣机(主要是搬家太频繁)。每次买洗衣机,都要做一番功课:次数多了,就有了一套自己的选购方案。真等到买洗衣机的时候,会发现很多选购攻略都是无效的——那么多产品摆在你面前,容不得你逐个查看精细参数。在我看来,洗衣机选购只认准八个点就够了:4个最有用的功
我的艺术与生活,我们的艺术和生活
教育知识红颜烁金 白明苇风吟 白明清荷·文君瓶 白明线释水 白明【艺术手札】一个艺术家所有的艺术经历实际上都是自己的个体生命感知自然生命并与之相融合的一个必然过程。我生长在中国的江南,老家余干县就在鄱阳湖的边上。那里美丽丰饶,盛产水稻、渔产丰富,是真正的鱼米之乡。回想自己的作品为什么让人
路虎前身英国拖拉机,路虎jeep是干什么的
教育知识英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但是战后的英国百废待兴。当时的英国人急需一辆越野性能优异,在必要时能充当拖拉机的汽车。且结构要简单,价格要便宜。宝马迷你居然也是罗孚的于是1948年英国Rover《罗孚》汽车公司就造出了第一辆路虎原型车,驾驶座椅是位于正中央的,后面带有长长的车厢。而
家里再穷也要给孩子吃这些
教育知识很多家长会以家里穷为理由,不重视孩子的引导,但最后后悔的只会是自己。我想说的是,不管家里面多穷多难,这两样东西一定要从小就要给孩子吃,这样他长大了才会感激你。那究竟要让孩子学会吃哪两样东西呢?一、让孩子学会吃苦还记得《这个杀手不太冷》里,玛婷达问里昂:人生总是这么痛苦吗?还是只是
说文解字之山,说文解字山字
教育知识shān从地域上说,我国有两个与“山”有关系的省份,就是山东与山西。那么,这个“山”究竟是指哪座山呢?大家都知道,每个朝代的疆域都在变化,而山东和山西的区域也在随着政权的更迭而改变。所以,“山”其实也不是固定的。主要涉及两座山,在战国、秦、汉时代,称崤山以东为山东,崤山以西为山西
中国最难认36个三胞胎汉字
教育知识中国汉字博大精深,这些经典稀有的汉字”三胞胎”,你能认出几个?据说认对6个以上,就是高手哦。bēn犇三个牛——犇(bēn):①快速跑。②形容强大。③网络词语真牛。古通“奔”。biāo猋三个犬——猋(biāo):古通“飙”。①狗群奔跑。②迅速飙升。piāo驫三个馬——驫(piāo)
百家姓之复姓确实挺好听的(百家姓完整复姓)
教育知识独孤起源于北魏时代北鲜卑部落,本姓刘,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后代。刘秀之子刘辅的裔孙刘进伯官度辽将军,在攻打匈奴时失败,被囚禁于独山(今辽宁海城境内)之下,他的后代有尸利单于,为谷蠡王,号独孤部,传至六世孙罗辰时,随北魏孝文帝迁居洛阳,遂为河南人,以其部落名命姓,称独孤氏。独孤一族为当
家里铁锅总生锈教你简单方法
教育知识家家户户的厨房中,一定少不了一口铁锅。铁锅比起常见的不粘锅也是好处多多,比如用铁锅炒菜煲汤,能够补充身体必需的铁元素,而且铁锅用的久了,炒菜的时候会超级省油,因为老铁锅表面会形成一层油膜,比不粘锅的省油效果还要好。铁锅作为百姓每天都使用的传统炊具,铁锅对人体的健康是不言而喻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