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日本至今将小口径火器称为“铳”?而中国则改叫“枪”了?
发布:小编
说到“枪”字,现在大家会想到什么呢?
绝大多数人应该会想到现代最普遍的轻武器,什么手枪,步枪,机枪…同时,也有一些人会想到古代一种冷兵器,杆端有尖刃,用于戳刺。
那这就有些意思了,汉字那么多,为啥一个“枪”字同时会用来表示两种完全不同的兵器呢?这种情况是非常少见的。

咱们先说说两种枪是谁更早出现吧,这地球人都知道,肯定是冷兵器最早出现啊,其实对于这种戳刺类的兵器中国古代有很多称呼,比如 “矛”、“铍”、“槊”等。“矛”和“铍”这两种称呼比较早出现分别是在商代与东周,那是什么时候称为“枪”的呢?这具体时间不知道,但不晚于秦代,很多古代的书籍都解释了这个,《说文解字》说枪,歫也。汉简《苍颉篇》按,歫人之械也。枪,谓木两头锐者也。东汉.服虔《通俗文》剡木伤盗曰枪。
隋唐之后,这种武器通常以“枪”为统称。
那“枪”为什么后来又会被用于称呼热兵器?其实稍微有一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中国古代对于小口径的火器是有另一个专门称呼的字的,叫“铳”,一直到现在日本人都是习惯把枪称呼为铳的,比如我们熟悉的“三八式步枪”,日语原文就是“三八式歩兵銃”;九九式短步枪则称为“九九式短小銃”;甚至就连军用刺刀,日本人的称呼都是“铳剑”。

也就是说,对于小口径管状的热兵器,我国古代是有专门的称呼的,就叫“铳”,如果延续下来,也没什么不可以的,事实上中国古代就是这么干的,什么“鸟铳”,“三眼铳”等兵器,中国也是这么叫的
但是,还有一点大家可能就不知道了,其实最早的这种管状火器,叫得其实就是枪,而不是铳(“铳”其实就是后面为了形容火器而专门新造的字),这就是北宋时期的“突火枪”!
为什么叫“枪”呢?这其实也不完全确定,但大致我们可以猜一下,这种武器也只是用大毛竹,内填火药(非今天之火药)、子窠(砒霜等物制成),点燃后可以喷出火焰和烟,用于吓退敌人,这种武器形状其实和长枪差不多,甚至可能就是绑在了竹子制作的长枪头的下面 ,所以它们也被叫做枪,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的枪。

而根据敦煌石窟中发现的绢画《降魔变》来看,中国最早可能在五代时期就在枪头上绑上喷火器而成为火枪。到了南宋时,更是有关于火枪的文献记录,南宋军队利用会持续喷射火花的飞火枪或梨花枪来对抗北方金国或蒙古等的骑兵。可能由于火枪与突火枪的关系,“枪”开始有管形射击武器的意思。
但后来这种武器就被称为“铳”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可能和元朝的火器发展有关,以前竹木做的火器变成了金属做的火器,所以这种武器被改成为“铳”,当然,如果把火器称为“枪”,大家也能理解是什么意思。

火铳,这在元末明初时是一切管型射击火器的泛称,而到了明代时大口径的管型射击火器改称作炮(炮)的愈来愈多(这其实也是借用的称呼,冷兵器时代“炮”指的是投石车之类的兵器),而“铳”则愈来愈被表作小口径的管型火器,但还是有例外,如把葡萄牙传入的后膛火炮称作佛郎机铳(日本则有些例外,日本人当时习惯把小口径的火器也称为炮,比如“铁炮”,其实就是火枪)。
明代时,枪主要是指长柄冷兵器,管身火器主要以铳称之(如果非要叫热兵器是“枪”,一般在不发生混淆的情况下,比如说鸟枪,三眼强,大家也能理解)。清代之后,枪也常用来指铳,但一般仍然是成为铳,但是,清朝一些特殊的自制兵器,比如皇帝特用的,还是习惯称为“枪”。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就清楚了,一开始小口径管状火器被称为“枪”,后来被改称为“铳”,再到后来“铳”成了主流称呼,但用“枪”代指热兵器,大家也是能理解的。
那为什么后来“枪”完全取代了“铳”呢?这具体没法考证,但是我们可以猜一猜,首先进入热兵器时代后,冷兵器的枪渐渐被淘汰了,而且中国自己制式装备的火器也是大幅度落后世界先进水平,洋人的火器太厉害了,所以自然要比“铳”高一级,于是就用了更厉害的“枪”来称呼,而且一般为了区分冷兵器,热兵器的“枪”被称为“火枪”,而且是“洋枪洋炮”。

还有著名的“洋枪队”
于是,渐渐地,中国制式装备的火器被淘汰了,当然,“铳”这个字也被淘汰了,现在用铳来称呼热兵器,估计大家也都不习惯,因为现在的小口径管状火器都被称为“枪”了。但日本就不一样了,日本没有把火器称为“枪”的历史原因,所以日文中这类火器至今仍然叫“铳”,而日文中的“枪”字含义则非常简单,就是指冷兵器的“枪”!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百发生活】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大家都在看
汪精卫和精卫填海是什么关系
教育知识炎帝的小女儿女娃非常爱美,她喜欢穿一袭黑裙和一双红色的鞋,她喜欢每天头戴一个五彩斑斓的花环。一天她到海边玩。海水平静得像一面蓝色的镜子,海浪轻抚着沙滩,向远处望,海天一线之间,分不清哪里是蓝蓝的海、哪里是蓝蓝的天。女娃或是踢踢海浪,或是筑起一个小小的沙丘,或是拾起一个美丽的贝壳.
每年居然有13个情人节英文
教育知识一年有13个情人节。每月14号,都是情人节。1月14日记情人节(Diary Day):每年的1月14日。意思是一年才刚刚开始,情侣们可以互赠恋爱日记本,以此象征两人将携手走过未来一年;而对单身的人说,这个节日是鼓励对自己喜欢的人要有表白计划,并写在日记本里。不过,在网络化时代,真
复活节岛名字的由来
教育知识复活节岛的名字原来是这么来的!1772年4月,由荷兰探险家雅各布,罗文,率领着三艘战舰,在东南太平洋的狂风巨浪中,颠波了数月之久,暮色中他突然发现前方出现一个小岛在兴奋中,他们靠近了这个航海地图还没有标记的岛屿,然而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个小岛的四周竟然站立者,一排排黑压压
中国古代敬语谦词
教育知识图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中国自古就有重礼节的优良传统,在日常交往中,人们经常要借助谦词敬语来表示尊敬、礼貌、问候、祝颂等。准确得体地使用谦词敬语可以体现出一个人修养与品位,所以谦词敬语在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是不可或缺的。所谓谦词,就是表示谦虚的言辞。所谓敬词,是指
用了这么久才知道洗衣机这个功能
教育知识回忆一下,我这些年着实买了不少洗衣机(主要是搬家太频繁)。每次买洗衣机,都要做一番功课:次数多了,就有了一套自己的选购方案。真等到买洗衣机的时候,会发现很多选购攻略都是无效的——那么多产品摆在你面前,容不得你逐个查看精细参数。在我看来,洗衣机选购只认准八个点就够了:4个最有用的功
我的艺术与生活,我们的艺术和生活
教育知识红颜烁金 白明苇风吟 白明清荷·文君瓶 白明线释水 白明【艺术手札】一个艺术家所有的艺术经历实际上都是自己的个体生命感知自然生命并与之相融合的一个必然过程。我生长在中国的江南,老家余干县就在鄱阳湖的边上。那里美丽丰饶,盛产水稻、渔产丰富,是真正的鱼米之乡。回想自己的作品为什么让人
路虎前身英国拖拉机,路虎jeep是干什么的
教育知识英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但是战后的英国百废待兴。当时的英国人急需一辆越野性能优异,在必要时能充当拖拉机的汽车。且结构要简单,价格要便宜。宝马迷你居然也是罗孚的于是1948年英国Rover《罗孚》汽车公司就造出了第一辆路虎原型车,驾驶座椅是位于正中央的,后面带有长长的车厢。而
家里再穷也要给孩子吃这些
教育知识很多家长会以家里穷为理由,不重视孩子的引导,但最后后悔的只会是自己。我想说的是,不管家里面多穷多难,这两样东西一定要从小就要给孩子吃,这样他长大了才会感激你。那究竟要让孩子学会吃哪两样东西呢?一、让孩子学会吃苦还记得《这个杀手不太冷》里,玛婷达问里昂:人生总是这么痛苦吗?还是只是
说文解字之山,说文解字山字
教育知识shān从地域上说,我国有两个与“山”有关系的省份,就是山东与山西。那么,这个“山”究竟是指哪座山呢?大家都知道,每个朝代的疆域都在变化,而山东和山西的区域也在随着政权的更迭而改变。所以,“山”其实也不是固定的。主要涉及两座山,在战国、秦、汉时代,称崤山以东为山东,崤山以西为山西
中国最难认36个三胞胎汉字
教育知识中国汉字博大精深,这些经典稀有的汉字”三胞胎”,你能认出几个?据说认对6个以上,就是高手哦。bēn犇三个牛——犇(bēn):①快速跑。②形容强大。③网络词语真牛。古通“奔”。biāo猋三个犬——猋(biāo):古通“飙”。①狗群奔跑。②迅速飙升。piāo驫三个馬——驫(piāo)
百家姓之复姓确实挺好听的(百家姓完整复姓)
教育知识独孤起源于北魏时代北鲜卑部落,本姓刘,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后代。刘秀之子刘辅的裔孙刘进伯官度辽将军,在攻打匈奴时失败,被囚禁于独山(今辽宁海城境内)之下,他的后代有尸利单于,为谷蠡王,号独孤部,传至六世孙罗辰时,随北魏孝文帝迁居洛阳,遂为河南人,以其部落名命姓,称独孤氏。独孤一族为当
家里铁锅总生锈教你简单方法
教育知识家家户户的厨房中,一定少不了一口铁锅。铁锅比起常见的不粘锅也是好处多多,比如用铁锅炒菜煲汤,能够补充身体必需的铁元素,而且铁锅用的久了,炒菜的时候会超级省油,因为老铁锅表面会形成一层油膜,比不粘锅的省油效果还要好。铁锅作为百姓每天都使用的传统炊具,铁锅对人体的健康是不言而喻的。传